法官李涛:一腔忠诚铸法魂的美丽生命定格在39岁
长城网唐山11月3日讯(黄岩 张雷 齐菲 记者 贺宏伟)她静静地走了,如秋叶般安然飘落;她匆匆来过,如夏花般绚烂夺目。初秋九月,一个优秀的法官,一个快乐的同事,一个可爱的女儿,遽尔早逝……低徊哀乐中,同事脑海里是她干练的作风,敏捷的身影;泪雨滂沱里,父母记忆中是她温婉的细心、周至的孝道。 9月7日,对于唐山市丰南区人民法院的同志们来说,是个悲伤的日子。他们的小伙伴、好姐妹——李涛走了!这位民二庭的好法官,生命定格在39岁的青春年华,而她却用短暂的生涯践行了一位法律维护者的责任,光大了一名法官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影响。 让知识带来强能量 “李涛是个特别好学的人!”丰南法院的同事们都这样说。 很小的时候,李涛就梦想着当一名法官。为此,在司法局工作期间,她就通过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河北大学法律专业本科学历。参加过自学考试的人都知道,这其中的磨砺和煎熬只有自己才能体会。2003年,经过刻苦的攻读和艰苦的考试,她第一次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就顺利通过。2005年5月,李涛正式调入丰南区法院,成为第一批因通过司法考试而被河北省高院审核任命法官资格的人员。 来到了实现梦想的大舞台,李涛的第一个岗位是立案庭。到法院来立案的大都是法律知识欠缺的普通百姓,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解释很多次,李涛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相似的语言,慢慢地她的好脾气就出了名。在和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李涛感觉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准备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有同事劝她:“你司法考试也过了,法官资格也有了,干嘛那么累自己呢!”她扬起笑脸:“咱们做法官的,更新知识要快。这也是对公民负责,对法律负责。” 2007年5月,李涛经过苦读终于考取了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为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继续聚集着新的能量。知识的凝聚提高了她服务百姓的水平,她编写的《法官寄语——致当事人的一封信》,为方便百姓立案提供了很大帮助,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让岗位散发出光彩 理论功底的不断深厚,法律文书的渐趋精准,让院领导看到了李涛的潜力和本领。2012年4月,在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关键时刻,她被调到丰南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担任副主任。 健全档案、庭审直播、案卷评查、文书上网……诸多新型业务让李涛繁忙的脚步加快了许多,大家都说她走路一阵风。每次司法结案统计,既要单类案件审核平衡也要综合数据平衡,因为院里的审判流程系统起步较晚,有些业务庭在操作上时常出现误差。她就多次召开书记员培训会,手把手教给大家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了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大年二十九她依然鏖战在电脑前。 辛勤的耕耘带来丰硕的果实。李涛结合工作撰写的调研文章《数字背后的根源》在《人民法院报》发表;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审判管理办公室被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丰南法院的案卷评查工作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优秀。 在推进数字化法庭的建设中,李涛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提高基层法庭裁判文书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她创建出《裁判文书质量评查表》,对规范基层判决文书、精准法律判决语言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新入职的书记员有很大帮助。也让丰南法院的绩效考核一直稳居唐山法院系统的前列。 让法律的尊严得到体现 到审判第一线去,实现自己的法官梦,一直是李涛最大的心愿。2015年6月,李涛的梦想终得实现——她来到丰南法院民二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官。 为尽快转换角色,她虚心向老法官们学习、请教,工作之余贪婪地汲取法律知识,以最快的速度让自己熟悉工作。热爱是最大的驱动力,李涛白天忙着开庭审案,晚上回家阅卷写判决书,每天都是忙到半夜。有时在家里吃饭,有当事人打来电话询问案件进展情况,她就会放下饭碗,耐心地给对方解释每一个细节。父母实在看着女儿心疼,就连劝带夺地让她吃完饭再说工作,可她总是笑着拒绝父母的好心,继续着8小时以外的辛劳。 李涛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当事人在她的劝说下撤诉和解。今年夏天,一个发还重审的案子被李涛接手。一对婆媳对簿公堂,婆婆的胡搅蛮缠让案子陷入困境,但擅长法理的李涛不急不躁,从情出发、从理着手,翻来覆去地和那位婆婆讲道理、论短长,经过数次推心置腹地交谈,那妇女最终主动撤诉,双方心平气和地在案卷上签了字。 生命遗憾地定格 忘我的工作造成了体力的透支,病魔悄悄潜入了健康的躯体。在一次病毒性流感的侵袭下,李涛发起高烧、浑身酸痛。但她依然拖着病体坚守在岗位上,家人的责备、领导的催促,都被她“这小毛病没事的,过些日子就好了”而婉拒。 直到她已经不能走路,才最终被送进医院,在住院期间她依然念念不忘工作,叮嘱同事把案子拿到医院来做完。 9月6日,李涛的病情突然恶化,被送进了ICU病房,虽经院方全力抢救,但她还是带着对亲人和事业的眷恋离开了。一个美丽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9岁…… |
关键词:法官,李涛,榜样,丰南,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