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精准扶贫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长城时评】

来源:长城网 作者:刘凤敏 2015-11-10 22:03:2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十二五”期间,随着一个又一个脱贫故事在燕赵大地上演,河北省实施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到2014年,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2014年崇礼、肥乡等10个县脱贫出列,今年“确保1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出列、1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目标任务进展顺利,有效解决扶持谁、怎么扶、扶什么的“最后一公里”问题。(11月9日《河北日报》)

  “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是贫困地区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所在。这次河北省实施精准扶贫,切实解决扶持谁、怎么扶、扶什么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以民为本的最好体现,值得称道和点赞。

  精准扶贫,关键是“扶持谁”,必须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这就需要采取自下而上的阳光筛选,增强扶贫资金与项目的针对性。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掌握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看是不是真的贫困,贫困到什么程度,真正摸清贫困对象底数,最终选准扶贫对象,并逐一建档立卡,坚决杜绝“暗箱操作”,真正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打好坚实基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不认真排查、不敢较真儿,就可能出现“数据造假”、“假贫困”,就发现不了“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问题。

  精准扶贫,重点是“怎么扶”,必须把扶贫措施真正落实到位。这就需要对扶贫对象,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要做到扶持到项目、受益到农户、责任到人头。在加大扶贫投入的同时,要强化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从思想上先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淡化“贫困意识”,鼓励和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河北省发展的能力。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探索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致富路子,合力攻坚,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

  精准扶贫,基础是“扶什么”,必须把扶贫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这就需要立足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实际,精准确定扶贫主攻方向和内容,实行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个脱贫计划,提高扶贫成效。“十二五”以来,河北省根据贫困地区实际,统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资源,协调推进扶贫开发,探索完善了特色农业扶贫、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移民搬迁扶贫、家庭手工业扶贫、新能源扶贫、就业扶贫、科教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社会扶贫等十项扶贫新模式,为贫困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开辟了新路径。

  实际上,扶贫脱贫“最后一公里”说远已经不远,就在贫困人群的门前地头,但说近也不近,如果脱贫措施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就会出现“肠梗阻”、“末梢堵塞”。因此,实施精准扶贫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注重精准发力,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让“最后一群人”越来越少。(刘凤敏)

关键词:河北,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