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低碳发展,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来源:长城网 作者:苏倩岚 2015-12-06 20:55:3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京津冀三地环保厅局正式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等十方面为突破口,联防联控,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12月4日《河北日报》)

  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词。坚持低碳发展,既是解决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建立有竞争力的世界级首都城市群的关键环节。从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并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到如今京津冀结合发展实际签署的《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前者为我们勾画出“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好生态蓝图,后者则为我们实现蓝图提供了着力方向与具体行动的指南。京津冀三地已形成抱团之势,唯有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坚持低碳发展才能赢得可续持续发展的绿色未来。

  坚持低碳发展,要以技术创新的“加法”换取节能治污的“减法”。在协同发展中,应根据低碳技术具有研发投入大、外部性强、应用前景不明、投资收益不确定性高的特点,充分发挥京津冀各地的优势,各取所长、各避所短,加强优势互补,以最佳合作效应做好技术创新的“加法”,着力实现资源利用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变、经济效益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

  坚持低碳发展,还要立足产业,做好增存量延伸与转化的文章。比如,对不符合北京新定位的“低碳”项目,可以在河北和天津进行优化布局,让低碳项目根植于适合的土地;针对有些产业项目短期内无法低碳化的现实,可考虑采取错峰生产、季节性生产等措施,逐步通过地区的统筹发展,把这些项目的上、下游产业以提高能效的方式来“低碳化”,让其形成低碳产业链条;除此之外,我们还需重点考虑到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这就需要加强交通物流配送等中间环节的创新与督导,以探索货物运输的“无缝衔接”等方式做好有效的低碳化转移等等。让产业在低碳中做好增存量的延伸与转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定会沿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路子得以发展和永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低碳发展以技术做支撑,让产业做后盾的同时,重中之重地我们还要唱好民生普惠进行曲。因为百姓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受益人。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政策保障、分工合作等手段,让京津冀地区的城市抱团发展,建设能源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管理低碳的新型城市群,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感受美好环境的惬意。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将触角延伸至乡村社区乃至贫困地区,让低碳发展理念在美丽乡村建设、文明社区创建、脱贫攻坚行动中变为具体实践,形成共践低碳发展之诺、共享低碳发展之果的主旋律。

  雾霾来袭,你我不能做旁观者。让我们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投入到改善生态环境的大潮中,为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献计献策献行,以心灵感受低碳的美好,以行动助力低碳的永续,打通改善京津冀生态环境乃至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出路,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变为美好的现实。(苏倩岚)

关键词:低碳发展,京津冀,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