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廊坊小伙张习连用“核雕”帮助37位残疾人创业

来源:长城网 作者:孙泽恒 赵雪 2015-12-23 15:25:5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张习连向记者介绍展览馆内作品。赵雪 摄
张习连向记者介绍展览馆内作品。赵雪 摄

  开办新工厂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

  2008年,一位先天性驼背的残疾人小姑娘由家人陪同来到张习连的家里,她辍学不久,想要学习核雕技术。小姑娘家庭条件艰苦,年仅16岁的她,就承担起家里的各种家务。她的父亲在割树的时候,不小心砸到了手臂,落下了轻微残疾。她的母亲年轻时视力就不好,后来,几乎是90%的失明。父母都干不了重活,而且,她还有一个两三岁的弟弟。

  张习连得知了他们的来意后,心想,一定要把这个小姑娘教会。小姑娘学习很认真,张习连手把手教了她一年半后,她终于学成了。她的核雕作品十分美观、精巧,很受卖家欢迎。渐渐的,靠着小姑娘的一双巧手,一家子终于摆脱了贫困。看到这里,张习连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荣誉感,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创业、就业。后来,考虑到市场行情的转变和开支,2013年,张习连招收学员时,开始收取学费,但对残疾人,他十分照顾,不仅减免了5000元学费,并且对他们在学习时所使用的工具也分文不收。

  2014年7月,张习连在后刘武营村建了第三个工厂—冀派微雕艺术文化体验中心。 “当时,我已经在镇上的赵百户村和双营村分别开办了工厂。前两个工厂都在村子里,方便学员们照料家里。但是有些家在远处的残疾人每天回家很不方便,而且我的家里已经住不下了。要是工厂建在马路边,有定点的公交车,残疾人学员的衣食住行就方便多了。于是,我就建了第三个工厂。由于地方扩大了,我还设计了几间宿舍供残疾人学员住。现在,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都好了很多。”据悉,目前,张习连已教授了37位残疾人学员。

  张习连的哥哥幼时因病导致了轻微智残,丧失了劳动能力,直到现在还没有成家。张习连婚后并没有与家人分开住。在生活上,他一直照顾哥哥。正是哥哥,让他有了帮助残疾人的决心。“哥哥有我来照顾他,其他残疾人如果没有兄弟姐妹照顾,再没有一技之长,生活会很困难,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张习连正在打理核雕手串。赵雪 摄
张习连正在打理核雕手串。赵雪 摄

  成立“冀派”继承传统

  虽然张习连年纪不大,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前北方核雕无门无派,张习连为了将师傅杨恩奇的手艺发扬光大,就创立了“冀派微雕”。这些年来,他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壮大成工厂、公司。现在,他的核雕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品牌,深深影响了京津冀。

  2012年,张习连代表公司参加了第一个比赛,在比赛中,来自50家核雕公司的近200件核雕作品参加了角逐,张习连的作品摘得了金奖。这时,他认识到不能再为金钱奔波了。“我深刻地记得,在50家参赛公司中,只有我来自北方,其他的都是南方的。”张习连说,现在,他每年都要参加全国十余个大型的展览。他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来自河北的核雕。

  2014年3月,张习连创作的核雕作品《骑兽十八罗汉》在二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礼品工艺品展览会中荣获工艺美术金奖。2014年10月,他的作品《核雕-核舟记》在第三界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交易会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中荣获金奖……至今,张习连斩获了40个奖项。谈及成功的秘诀,他表示,一定要坚持传统手工艺。“现在有很多人走捷径,使用机器雕刻。它只是一个电脑数控编程,操作简单,投入几万元就能生产。我却认为,手工艺是无止境的,它充满了制作者的感情和艺术灵魂,而机器是冰冷的,有止境的。”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在冀派微雕艺术文化体验中心最东边的屋子,是一个小小的展览馆,一共展览了20多件作品,都是张习连的得意之作,大部分是不出售的。谈及未来,张习连打算建一家更大的展览馆,主要展览杨恩奇老师的作品。“现在,别古庄镇成千上万人在享受雕刻技艺的恩惠,杨恩奇是这一带的雕刻名家,门下弟子众多。很多人在学习技艺的时候,并不知道师从何处,我希望所有人记住他,了解核雕文化,不忘传统。”另外,他希望继续帮助残疾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上来。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廊坊,张习连,核雕,残疾人

责任编辑:孙泽恒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