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纸抄”不宜单兵突进,考试方式该如何革新
导语:学校规定考试可带“小抄”进考场?这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近日,多名网友爆料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破“抄戒”,可以让学生带一张A4复习纸,取名曰“一纸抄”!外校学生们在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同时表示难以置信。 “一纸抄”不失为一种考试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有望提升考试质量 越是接近实际运用的考试才越有意义。允许“带小抄”进考场,试卷减少识记性的内容,增多理解性的内容,可能考试的效果更好些,考出来的才是真实水平。 其实,这样的考试,对出题人的要求更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首先是对老师的考试更严厉了。老师出题不能简单罗列,而要花心思考虑如何用考题考核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出题时更要注重考察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针对这次考试模式改革,校方作了前期准备,从命题到携带“复习纸”都进行了严格要求。“小抄”纸由学校统一印制发放、只允许携带一张、单面手写、考试结束后与试卷一并上交。可以看出,学校用心良苦。表面上,学生可以不必死记硬背公式、定理等死知识,相当于“减负”。而实际上是在考验学生的整理、概括、归纳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那张“小抄”纸,无疑也是一张试卷。 允许学生携带一页“小抄”纸,是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考试模式改革的尝试。 是一种教育的变通和尝试 当前的高校学生,即便不许小抄,面对考试的态度也不一定端正。比如很多学子还是有很严重临时抱佛脚的观念,考前三个月突击学习和考后丢书基本是大学生涯中常见的事情。 基于这样的现实,何不如让高校学子把临时抱佛脚的三个月突击学习变成如何把一本书转换成为A4的寄托。让学生们学会把书读“薄”,把一些死记硬背的笨办法转换成为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更何况,不少知识并非抄在纸上就能答题,例如物理化,单单记下些原理公式,依然需要运用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才能解答试题。一张A4纸的小抄,并非就能让考试万事大吉了。 因此,不要误读了这样的尝试和创新,相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的理念并非是让学子“不学而获”,而是一种教育的变通和尝试。 考试方式改革远非一个“一纸抄”那么容易 考试本身作为评价学生的一种方式,从放宽考试条件上打补丁,显然不是什么正招。首先,职业技术学院不等于普通的中学,分数早已不是目标,考试的终极目的是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来说,掌握知识是一个方面,能不能解决应用问题是另一方面。 在现实中,哪怕是资深的专家,解决自身行业内的许多技术问题,恐怕都不可能象“闭卷考试”一样,充分准备好来执行,查找资料、深入研究,形成成熟方案的是惯例。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运用知识比记住知识更重要。而这点,恰恰是允许“一纸抄”运用的原理所在。所谓的改革,反而成为学生再学习,应对解决问题的道具。不同的是,这属于临时抱佛脚的性质。 “一纸抄”代替不了考试方式改革。当下高校的考试,注重的还是对知识本身的考察,重视静态的分数,缺少了定性性的评价,对知识运用的考察也更多局限于试卷的“纸上谈兵”,其结果是考试能够得高分,到了实践临战未必能够轻松应对,理论水平与操作能力形成反差。毫无疑问,这样的考试方式尤其不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利于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力的形成。需要改革的不是考试能不能带小抄,而是把能力的考察放在首要位置,变课堂考试为技能测试,变卷面分数为定量定性评价,确立新的导向,使得学生学习更注意理解与运用,更注重结合实践变成手上的能力。 推进考试改革不妨在考卷之上多做文章 客观来讲“一纸抄”其实算不得新鲜,早就有过开卷考试的探索实践,之所以没有能够坚持下来并推广普及,关键在于考卷出题一关难把握,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考试形式开放没有试卷、考题内容的呼应,或者出题者缺热情和责任心做与时俱进的改进,就很难达到考查学生掌握、运用知识情况的初衷。 “一纸抄”会不会步开卷考试后尘,关键要看有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考卷兜底,也就是校方所称的给老师“加压”,倘若老师并不能自我加压,或者也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则、考核、约束,难免会流于形式,最终沦为“一起抄”。而从校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改革初衷似乎也经不住质疑和推敲。 给考生减负或无可厚非,但是,倘若学生对基本的定理、公式都不熟悉,如何谈得上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一纸抄”限定的合理性从何而来,为什么就不能“二纸抄”或更多?既然理科可以带“小抄”进考场,文科考生何以不能?因而,倘若真有意推进考试改革,不妨在考卷之上、考场之外多做文章,以更加科学、规范、有含金量的试卷兜底,让“开卷有益”从理想走向现实。 (据光明网、东北新闻网、红网等) |
关键词:一纸抄,考试模式,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