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邯郸学院古籍修复研究室成立 破损古籍有了修复之家

来源:长城网 作者: 2016-01-14 15:14:1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2016年1月12日,河北邯郸学院古籍修复研究室正式揭牌成立,填补冀南地区没有古籍修复专业机构的空白。

  起源:邯郸学院入藏太行山文书

  据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康香阁教授介绍,2013年12月,邯郸学院入藏一批太行山文书,到目前入藏文书总数量15万余件,破损率达80%以上,太行山文书具有宝贵的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为了更好地将其保存与研究,邯郸学院曾组织专题组对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等高校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

  2014年9月,邯郸学院与国家图书馆在古籍保护与修复方面签署合作协议,选派两名青年教师到国家图书馆进行为期7个月的拜师学艺。随之,学校拨专款购置了古籍修复专用工作台、压书案、裱画案、裱画墙等传统古籍修复设备及以及通风橱、纸张测厚仪、保险箱等先进仪器,建立了邯郸市第一个古籍修复研究室,为今后太行山文书的修复创造了必备条件,同时也填补了晋冀鲁豫交界区没有古文书专业修复机构的空白。

  来自邯郸学院的李楠来国图“取经”,在老师的指导下,修复技艺日益精进。

  修复:多种手段修复“修旧如旧​”

  太行山文书主要为民间文书,因保存条件有限,加之年代久远,水浸雨淋、霉菌腐蚀、撕裂磨损、纸张酸化絮化、浆糊失效等原因,这些具有重要文献参考价值的文书或残缺破损,或脆弱不易保存。

  在修复过程中,太行山文书古籍修复研究室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不改变文书原始装帧形式和原貌,根据不同文书类型,采用揭、展平、补破、溜口、衬纸等不同方法对文书进行修复。

  十里店祭祀文书修复后

  成果:成功修复百余件文书

  据悉,邯郸学院古籍修复研究室在国家图书馆专家指导下,如今,已成功修复契约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十七日南和县要裕德卖庄宅子据、十里店祭祀文书、崇祯元年正月彰德府磁州涉县玉泉二里贾林希卖地死契等百余件文书、线装书、信札收条,修复技术水平受到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的肯定。

  揭牌:破损古籍有了修复之家

  “古籍修复研究室”不仅是邯郸地区首个古籍修复研究室,也填补了冀南地区没有古籍修复专业机构的空白。今后,该修复室将对邯郸学院校藏的15万件“太行山文书”展开专业修复。

  价值:太行山文书缀起鲜活历史

  太行山文书是指明代中叶至上世纪80年代,以太行山区为中心,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四省的文书类资料,内容包括个体文献、宗族文书、村落档案、教育文献、日用类书等五个类别,每类又分有几十种小类,有日记、书信、契约、档案、教材、商书、医书等。总数量约为10万余件。太行山文书对深入研究古代、近代、现当代三个时期的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与敦煌文书、黑水城文书、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等文书不同的是,太行山文书的年代从明清一直延伸到上世纪80年代末人民公社的解散,有个别到90年代,大量的近现代文书是其最大的特色。

  一宗村级文献300卷,从晚清以来的会社账册,到合作化时代的社队档案,以及“四清运动”期间撰写的村史、拍摄的照片资料等,保存基本完整,整理十分规范。乔福锦认为,这是“研究民间文化丰富而完整、系统的民间文献”。

  山西黎城县某村小学生的日记,线装的、用竖排小楷毛笔写的,“记录了上世纪30年代太行山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过年过节的风俗,是非常珍贵历史文献”。

  收藏:乔福锦30多年的收集之路

  邯郸学院特聘教授乔福锦多年来致力于太行山文书搜集、研究与整理工作。乔福锦的收藏构成了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的主体。

  上世纪80年代初,乔福锦大学期间读的一本抗战期间回忆录,让他联想到自己年幼时在太行山老家翻看到的祖上传下的旧书和父辈保存的各种文献资料。

  80年代中期,乔福锦开始整理父亲的工作笔记。乔父是一名基层干部,“父亲的笔记有80多本,200万字,加上其他资料,有几千件,保存得比较完整。他没离休前我就开始整理了,我是从这儿开始做的。”在此期间乔福锦也开始了文书的收集,最早来源于旧书市场,其后是旧货市场,再后是古玩市场,至今有30多年。收集这些文书不仅花掉了乔福锦这些年的所有积蓄,他还换掉自己的藏品,如邮册、珍贵书刊等。(据燕赵都市报、邯郸广电网、邯郸日报、中新网等信息综合)

关键词:古籍修复,太行山文书,邯郸学院

责任编辑:王潇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