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叫“高富帅”!婚礼钱用于义举让人倍感温暖
导语:寒潮来袭的冬天分外冰冷,可是广东潮州一对年轻夫妇的义举却温暖人心。潮州90后小伙詹奕浩与妻子陈友佳,将原本计划用于婚礼的180万元全数捐给450名单亲特困母亲,帮助她们度过一个温馨春节。 婚礼钱用于义举暖人心 简约婚礼不简单 在“面子化生存”的时代,婚礼已然日益奢侈而隆重。在互相的比拼下,没有最豪华,只有更铺张。也正是如此,结婚于普通家庭来说,已然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尤其是那些名人与富豪,他们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婚礼排场,在让人咋舌的同时也形成了极坏的负面效应。于是红白喜事的奢华之风愈演愈烈,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90后小伙詹奕浩与妻子陈友佳计划180万元的婚礼支出,或许对其家庭不构成负担,不过对于其他家庭而言,显然已成为难以承受的负担。 如此婚礼真是一个大写的美,简约而不简单,有着别样的浪漫。当然,网友之所以围观、感叹,还是因为它并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风景。 小夫妻具有达济天下的公共情怀 移风易俗倡导新风,离不开“精英群体”的引导与示范,并以“另类的方式”去发挥榜样的力量。90后小伙詹奕浩与妻子陈友佳把计划用于履行仪式和程序的180万元婚礼支出,全数捐给单亲特困家庭,让这笔支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其具有公益性、慈善性和道德性,更具有了达济天下的公共情怀。对其本人来说,这样的婚礼看起来略显“寒酸”,却别有一番风味,足以在其人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他们所接受的,必然是“雪中送炭”式的真情祝愿。 90后小夫妻的爱心义举源于家风的传承 面对日益泛滥而严重的婚庆浪费现象,很多地方出台了刚性的规定。显而易见的是,民俗民风的改变、铺张浪费的遏制,离不开民间的自觉与自为,也离不开个体的努力与付出。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尽管每个人都深知风气变坏之下,个人都已被深度绑架,却没有人愿意首先站出来,充当第一个破除陈规陋习者。 不难看出,詹奕浩的义举源于家风的传承。若这种传统得到了延续,那么影响的不仅是一个家庭,而是围绕在其身边的每一个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我们感叹和忧虑世风不古、铺陈严重的当下,更应看到另一种反向而行的风气在悄然形成,并以个体独特的方式在表达。比如在结婚仪式上,有的用马车拉新娘,有的组建自行车队,有的则是简单地家庭聚一下,更有的则是两人到外地去旅行一番。但将结婚支出用于献爱心,更是超越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更为前卫也更有意义。其观念值得肯定,其行为也值得效仿。 期待爱心婚礼成“爆款” 撼山易,撼风俗难。一旦一种习惯被约定俗成,就具有不可小觑的惯性。不过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成为常规的“背叛者”。简约婚礼、低碳婚礼等悄悄成为新风尚,像一股清风,让人耳目一新。有的骑自行车接亲,有的举行电动车婚礼,在为婚礼做减法的过程中回归爱的主题,并且同样留下美好的回忆。 与此同时,慈善婚礼、慈善寿宴等也悄然成风,受人追捧。山东一对新人将10万婚宴礼金捐给大学装节能灯;浙江百岁老人生日不摆寿宴,发动子女捐37万元造桥;老太寿宴收6万礼金,帮孩子们修好上学路;村民将酒席钱修旅游公路,全村响应捐数万元;公司开业不摆酒宴省钱当善款……从乡村到城市,从个人到企业,从老人到80后、90后,他们一反常规,通过平凡的善举播撒大爱,令爱情、生日增色,也真正温暖人间。 旧俗与新风,往往只差一个转身的距离,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转身的“门槛”还在观念上。希望一夜之间改天换地、风气为之一变,并不现实。我们期待越来越多平凡的正能量涌现,更多村落用村规民约对摆酒成风说不,更多家庭传递勤俭节约的家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成汪洋大海——让如今仍显另类的婚礼成为“爆款”,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据光明网、广州日报、长沙晚报等) |
关键词:婚礼钱,义举,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