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全国两会地方谈]建设生态共同体是目标也是发展红利

来源:长城网 作者:张立 2016-03-12 21:57: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区域生态重建带来一次历史性机遇。今年两会上,生态环保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3月8日长城网)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公众首先想到的是空气治理等环境问题,这折射出公众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是发展,但基础却是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上。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京津冀生态,对于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的生态共同体,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加快京津冀生态共同体建设方面,在中央的统筹下,三地正在积极落实。既有明确大气重污染预警的统一标准,又有设立生态涵养区,在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扶贫脱贫等方面,都已经布设了良好的政策系统。加快生态共同体建设,政策已经制定,步伐正在加快。

  当然,在推进生态共同体建设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既有相应标准的统一问题,也有产业调整的时间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地方利益的调整问题。说到底,就是要坚决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想,践行“区域一盘棋”的战略。实现这项目标,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需要智慧。

  加快建构生态共同体,要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政策体系。要打破原有政策中不协调、不对等、不规范的“政策壁垒”,打通建设生态共同体的政策屏障,使三地之间的政策率先成为共同体,以此引导三地在建设生态共同体上轨同道。

  加快构建生态共同体,要科学规划城市区的功能定位,优化城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要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这项宏伟的目标,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就提出了生态方面的保障要求。因此,在推进城市群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底线不能破,坚持科学规划,环保先行,不能在生态负债上再次出现“增量”。与此同时,更要加快除“存量”。通过去产能,加大对污染型、高耗能型企业的关停并转和技术升级,加速优势产能走出去战略,加快引进先进制造业,通过既做“加法”,又做“减法”的措施,使城市群的生态指标得到彻底改善。

  加快构建生态共同体,必须要科学推进生态涵养区建设,实现绿色协调发展。张家口、承德等生态涵养区建设,必须要坚持生态为先,鼓励支持生态涵养区发展旅游休闲、绿色农业等无污染产业,在保障生态优先的前提下,适度延长产业链。如此,既能保障绿色生态不被扭曲,还能保障相关地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目标。

  生态共同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是手段,也是目标,当然更是这一区域未来发展的红利。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生态共同体,承载了京津冀区域的人们太多的环保梦,为了这一目标,尤其要只争朝夕,尽早实现。(张立)

关键词:生态共同体,发展红利,京津冀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