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期待“严法与高科技”有效遏制住高考作弊现象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3-15 09:49:2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距离2016年高考不足百日。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要结合各地实际,采用二代身份证现场报名确认、现场采集照片和指纹或指静脉等生物特征、及时进行信息比对等措施严防替考。这也意味着,今年的高考防作弊措施将再度升级。

  让“严法与高科技”成高考舞弊克星

  在以前的科举时代,为了保障相对的公平公正,统治者对科场作弊也是严防死守,防作弊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如对考生搜身,在金朝,甚至还强制考生洗澡统一着装,可说是考前“裸检”,而在不少朝代,对于被发现的参与作弊行为的人,很多时候也是毫不留情,比如会让作弊者及包庇者“坐大牢”等等。

  建立高考制度以来,相关部门也是一再提升防作弊措施,来对作弊者严防死守。此次教育部发布通知,意味着今年的高考防作弊措施将再度升级,这一信息令人鼓舞。加强措施严防考试舞弊,能减少作弊者作弊成功的机率,也能让更多潜在的作弊者压抑作弊的冲动。只要这种防作弊并不伤害到考生的人格尊严,也不会影响到考试的正常进行,防作弊措施越“高精尖”,越对考场纪律能起到正面效果。

  另一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去年1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9)》中明确规定:考试作弊入刑,情节严重者将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让考试舞弊入刑,让作弊者“坐大牢”,结合越来越严格而有效的防作弊措施,定能起到约束考生诚信应考的作用。仅仅不到一百天就要迎来的2016年高考,也将让刑法第一次对高考作弊“动刀”。在法律与防作弊措施的有力“束紧”与夹击下,希望能有效遏制住高考作弊现象。

  升级高考防作弊措施,治标更得治本

  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承担起各自职责,坚持从“娃娃抓起”。特别是各类学校要把诚信建设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坚持以思想品德课为主线,在各门学科中渗透诚信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做人的观念。在高考来临之际,要不失时机的开展“崇尚诚信、远离舞弊”为主题的诚信考试教育活动,组织考生签订“诚信承诺书”,使广大考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切实把诚信承诺落到实处,自觉杜绝考试失范行为的发生。

  要提升防止作弊的技术含量

  现在的作弊,其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隐蔽,眼镜、手表、钢笔、钱包等日常用品,经过高科技改装后都可以成为作弊的接收器或发送器。同时,现在的作弊呈现出商业化、专业化、网络化、科技化、团伙化的运作模式,从而增强了预防的难度。因此,各地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认真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作弊形式,采取高科技手段,完善针对性措施,真正以“高精尖”的科技办法来斩断考试高科技作弊的链条。

  要严厉打击教育内部人员“监守自盗”行为

  纵观曝光的高考作弊事件,总能发现教育内部人员的“监守自盗”的身影。因此,对发现的作弊事件,不应由教育部门调查处理,而应由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对涉及作弊的组考、监考、巡考等教育内部人员,也不应只满足于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应该从严追究其法律责任,从重予以依法处理。因为这些人参与作弊,其性质比学生个体作弊更加恶劣。另外,教育内部人员参与作弊,必定会有经济利益掺杂其中,因而必须予以从严处理、从重打击。

  高考防作弊措施再升级,背后是公平期待

  高考要“防”住的是底线公平失守,是要让每个人按照自身所学、用汗水、智慧来比拼的公平竞赛,不至于沦为事先已决定赛果的滑稽表演。因此高考要“防”住的不仅是参与考试的学生,同样也要用警惕的双眼盯着高考各个环节的“自己人”,建立起从内到外一视同仁的防作弊标准。高考从报名、考试到录取,除了考场内的那90分钟相对封闭外,其他应当透明的都要透明,所有无需保密的信息一律公开,经得起外界的查询甚至质疑,如此才能构建起具有社会公信力的高考公平,防止真假王娜娜事件重演,让假的王娜娜混迹过关,真的王娜娜蒙冤葬送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机遇。

  既然全社会如此重视高考,从每年高考期间为考生营造的各种优待待遇,到防高考作弊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那么最终的底线公平还是取决于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尽最大可能杜绝各种营私舞弊的生存空间,让每个参与高考的孩子都不再承受王娜娜的厄运,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进入心仪大学的机会,并在这一过程中接受对法制、公平的价值理念和敬畏之心,这才是高考制度管理者向社会交出的满意答卷。

  (据羊城晚报、红网、长江网等综合)

关键词:高考,作弊,诚信教育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