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摸清底数开始,“精准关爱”留守儿童任重道远
导语:“我国今年将首次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在天津大学日前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民政部官员透露的这一信息,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据悉,民政部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留守儿童,这个令人牵挂的群体,将有更加精确的“生存地图”。 关爱留守儿童从摸清底数做起 从国务院到民政部如此强调,如此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不能说是不重视了。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基础还有不少欠缺,其中之一就是底数不清。据媒体报道,此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据,多是估算数。一般的说法是6000多万,但这个“多”究竟是多少?从6100万到6800万,各种说法都有。 10年前,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曾参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为撰写《2007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作准备而组织的研究项目,承担了其中一个分课题,完成了题为《农村“留守家庭”与公共服务》的研究报告。因为这项研究没有调查经费,只能根据当时各种政府文件和媒体消息中披露的数字来进行推算。报告中说:“2006年下半年以来,媒体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留守儿童2300万人”,这是官方认可的数字,但显然很保守。当时有个“农村留守妇女4500万人”的数据比较可信,因为这是学者白南生根据他多年在基层调查研究后提出来的。我根据李庆丰等几位研究者提出的比较靠谱的数字,再参考农村留守妇女的数字进行推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当时的留守儿童应该有6000多万。 时隔10年,想不到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字还是这个口径。翻阅一下统计资料,2005年年底农民工的统计数是1.3亿;而到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7亿人。当然,简单地类比是不科学的,因为在这9年间,中国社会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变化极大,特大城市、大城市政府对外来人口的政策也几经变化。但是,不管怎样,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是要摸清底数,仍然“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地混日子,显然是不行的。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但是,“进入……时代”并不等于“数据”自然而然就“大”起来了。从实践中看,在与社会领域相关的数据收集和利用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缺憾。 现在,要真正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就要以建立相关的儿童福利制度为长远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当然,万事开头难。但是不管从哪里起步,摸清底数总是第一步。我们高兴地看到,民政部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决定今年开展留守儿童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精准帮扶。 精准帮扶留守儿童还需多方发力 摸清责任清单,转变社会管理的思路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这些台账应对应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一堆数字;需要对应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而不只是“等因奉此”的公文转呈。准备怎么帮扶、帮扶了哪些具体的人、有无具体责任到人等,也该有清晰可查的清单和台账。 底数搞清之后,相应的社会管理也该转变思路,从以往的管控转向服务的抵达。这其中,提高统筹层级、全国一本账很重要,如留守儿童档案建起来后,要与流动未成年人信息监测有效对接,相应的中央转移支付的义务教育经费等也要尝试转移、流动,避免流出地与流入地间的“甩包袱”拉锯。 还要看到,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问题,并非仅仅是因物质匮乏,也与精神、心理上的缺乏关爱相关。基于此,对该群体的摸底,不能止于数量,还有对他们心理健康程度的动态监控摸排。这也需要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守土有责,做好分内的精准帮扶工作。未来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也不妨同步考虑构建健全的精神干预机制,让孩子们能健康成长。 要重构乡村 在力求打破体制障碍,让留守儿童去到父母身边的同时,我们能不能重构乡村,让出走的父母回到孩子身边?上个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意见》颁布,首次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顶层设计。 文件明确提出,要从源头上改变“儿童进不了城,父母回不去乡”的无奈现实,实现“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的目标。 乡村重构,就是让村庄成为回得去的故乡,通过城市反哺乡村,重构乡村经济、乡村空间、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父母回乡创业和发展。据报道,在留守儿童相对比较多的贵州,一些乡村90%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以往困扰当地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象已有所缓解。而在重庆,积极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3年来,留守儿童已经减少了约18万。在城市有机会,故乡也回得去,留守儿童的困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需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最新毛估估的数字表明,中国的留守儿童总数在1亿左右。这是给多少钱都无法治愈的社会疾病,是城乡二元结构无法在短时间内填平的沟壑。在发展农村经济成为持续永恒的理想命题的情况下,如何在城市不能承受人口膨胀之重,与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庭不能承载生命与情感之痛的两者之间取其轻重,完全取决于顶层设计的决心与智慧。 是把钱投到具体农村家庭普通意义的帮扶减负上,或者是更多扶持新型城镇,让更多城市公共服务能覆盖留守儿童,这是治标与治本的根本性区别。以附着在城乡二元结构上的各种限制为例,光留守儿童进城读书这一项,即便是一些看上去混得有模有样的京漂沪漂们,他们的孩子也并不是都能摆脱留守儿童的命运。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如果不把精力花在城镇公共服务的增量上,很难让人看到治病去根的决心。 长痛不如短痛。真金白银之外,更需要加快实现城乡一体的共享发展。这是化解留守儿童这一万家之痛的根本。 给留守儿童更多“精准关爱” 目前,尽管“精准关爱”已经开始发力,但是真正做到“精准”仍然任重道远。有的地方,政府部门逢年过节组织慰问看望,仅仅是“节日性”问候,而缺少日常性的帮扶与关爱;有的公益项目组织捧着“爱心”上山下乡,但是时间太短,以至于还没有熟悉情况,大学生、志愿者就已匆匆离开。这正如有人指出的,“问题并非出在关爱资源的不足上,而是我们的救助结构有缺陷,帮扶的姿态形式感太强”。无论是政府部门、专业机构,还是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关爱留守儿童都应该摒弃“形式思维”,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笼统关爱,更不是忽强忽弱、乍有乍无的随机爱心,而是真正融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真正需要的关爱与呵护。 哪个孩子不眷恋父母的怀抱,又有哪个父母不愿意在孩子牙牙学语中感受快乐、在孩子茁壮成长中体味幸福?既然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撕裂不可能瞬间填平,既然“霓虹灯下你们身影迢迢,乡间的小路我们形单影只”的分离无法短期弥合,那么,就让我们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精准关爱”,以他们渴望的形式抚慰孤独、陪伴成长。 (据人民日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广州日报、钱江晚报等综合) |
关键词:留守儿童,底数,精准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