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风景“太累”需要休养生息,景区“轮休”值得推广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4-18 22:20:2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今年3月底,黄山著名景点西海大峡谷和天都峰结束封闭轮休期重新对游人开放。记者日前登上天都峰看到,游道两侧的地被植物长势喜人,部分游人践踏裸露区域已被植物密集覆盖,黄山松偏黄的梢头和针叶已经变成浓绿、灯笼树梢头也有明显增长。

  景区“封闭轮休”是一种“自我救赎”

  旅游作为一种将消费者的需要、认同、情感和文化勾连起来的经济活动,是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的外在呈现。部分消费者在“无节制”的消费享乐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的双重支配下,形成了一种在生态、能源或者环境意义上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文化强调了人的再生产,却忘记了生态、能源和环境的再生产;强调了本代人的再生产,却忽略了子孙后代的再生产。在不少景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都让花草树木“伤不起”。

  不论是建构存在感和认同感的投机心理,还是“别人都如此”的集体盲从,抑或是“破窗效应”引发的失范感染,看似简单的偏差行为,投射着社会心态的集成影像。一方面,游客不文明旅游带来的创伤需要“疗伤”;另一方面,景区的环境承载量有限,一旦游客过多难免不堪重负,也需要通过封闭轮休来进行“减压”。

  在旅游方兴未艾的当下,一到节假日许多景区就人满为患,需要封闭轮休的又何止黄山景区?在“门票经济”的裹挟下,景区难以对游客数量进行限制;景区地域宽广、游客流动性强,景区又难以对所有游客的失范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规训和惩罚;在此背景下,封闭轮休便成为一种无奈的“自我救赎”。

  景区“封闭轮休”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双赢”

  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看到旅游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看到旅游对景区生态造成的伤害。景区在开放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向来是舆论场的焦点话题,也让很多景区伤透了脑筋。我认为,对景区最好的保护,是让其休养生息。就跟人累了之后,只要能有充足的休息,就会得到一定的恢复。

  黄山轮休的意义也正在于此。黄山轮休始于1987年10月,每个轮休期3至5年。近30年来已先后对莲花峰、狮子峰、丹霞峰、天都峰、始信峰等多处景点实行封闭“轮休”。这种“轮休”,并不是一封了之,而是定期“体检”。目前,黄山风景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标准。

  黄山的“轮休”取得了生态保护的良好效果,虽然可能会影响门票收入,但站在景区保护的角度,明智之举溢于言表,这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实现了景点价值的最大化

  自然环境无语,却有感应。黄山让景点“轮休”等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目前,黄山风景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56%提升到98.29%,植被覆盖率达到98.53%,景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标准。“轮休”制度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游客的观光需要,黄山风景区在规划“轮休”方案时,尽量不让游客因“轮休”而有游览缺憾。比如光明顶以南的天都峰、莲花峰相互“轮休”,光明顶以北的始信峰、狮子峰等有计划“轮休”,同时加大对新景区景点的开发。也因此,风景尽管在“轮休”,却依然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

  风景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但风景也需要人类的呵护,才能“永葆青春”,“轮休”其实是生态保护意识和理念的体现,难能可贵的是,黄山从30年前就已经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与黄山相比,许多风景胜地,在生态保护已成共识的今天,却依然在对风景实行掠夺式的开发、“竭泽而渔”式的掠取,许多风景长期超负荷运行,劳累不堪,却没有片刻的休息,更遑论于植物本来必不可少的封闭保养。景区虽然因此赚得了眼前的效益,但如此急功近利,终将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砸了风景这一“饭碗”。显然,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双赢”,景区“轮休”值得推广,也势在必行。

  景点“轮休”不妨推而广之

  疲劳的景区也需要休养生息

  现在,黄山已经尝到“轮休”的甜头,应该把这一做法推广开来。这里,能不能实施“轮休”,如何实施“轮休”,主要就看景区如何对待遗产,如何认识保护,如何学会算账。“风物长宜放眼量”,所有景区特别是那些长期超负荷旅游接待的景区,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如果景区超过承载力,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就会遭致破坏,恢复力也会削弱,到时花再多的钱恐怕都难以弥补。不仅是自然景点,一些人造设施也应该“轮休”。如此就能有效保证安全,真正对游客负责。

  疲劳的景区也需要休养生息。希望黄山的做法能够引起更多景区的共鸣,也希望这一做法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从而在所有景区制度化实施,让好办法发挥更大作用。

  让文明旅游深入人心

  “风景太累”需要进行封闭轮休,既给了景区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也给公众一次温馨的提醒:旅游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景区也需要“歇一歇”;留住美景和我们心中“诗意的远方”,需要每一个人多一些旅游文明,少一些“轻率而糊涂”。

  给“风景太累”一个喘息的机会,实质上也是守卫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下,景区承受了巨大的生态压力。一方面,对景区封闭轮休的好做法要进行推广,让更多景区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塑造文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消费文化,让景区少受一些人为伤害。

  (据新华网、光明网、北京晨报等综合)

关键词:景区,封闭轮休,旅游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