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网络媒体走转改]忆李保国:太行山上书写传奇人生

来源:长城网 作者:张天虎 2016-04-25 16:51: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资料图:李保国的车上时常备着农业工具。长城网 杨雅荃 摄

  “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

  过膝的灰黑色棉服上,蹭了很多尘土,脸庞黝黑、笑容憨厚的他,扎在人堆里就是一个农民。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农民”,真实身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30多年来,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富岗苹果、绿岭核桃,邢台县前南峪、平山县葫芦峪……他用科技之手,点亮了这一串闪光的名字。

  把农民变成专家,是李保国的心愿。可要达成这个心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长年累月,李保国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

  在岗底村刚开始推行苹果套袋技术时,许多村民掌握不好技术要领。李保国要拽住他们的胳膊找角度,捏着他们的手腕找力度,常常是一个小时才能教会一个人。类似这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还有很多,可他从来没有嫌麻烦过。

  黝黑的脸庞,憨厚的笑容,粗糙的双手,随意的衣着——的确很难让人想到这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而“把我变成农民”,正是李保国“这辈子最过瘾的事”之一。

  “我的足迹踏遍了河北省山区,30年与农民朝夕相处,我与农民结下了深厚感情,我学会了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谈,传播新技术。我根据不同需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总面积达到了1080万亩。”

  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栽培技术等30多项标准化林业技术,在与农技人员的交流中,在农技推广的培训中,通过李保国朴实易懂的话语,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许多世世代代在荒山上“刨食”的农民的腰包,由此鼓了起来。

  李保国说:“我现在的重点工作是在所有适宜地区都建立老百姓看得见、学得会的示范基地,最终实现山区开发技术在全省的全覆盖。”

  把全部知识和能力贡献出来

  “你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丢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你用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去年12月16日,李保国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楷模”荣誉称号。之前,他已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绿化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个荣誉称号。然而,最打动李保国的,却是农民的喜欢和热情。“每逢正月到村里,家家户户都邀请我吃饭,有时一天得赴六趟老乡的饭局。”

  有一次,李保国行车至内丘县摩天岭村时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他下车察看,被村民认了出来。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一名李保国不知道名字的村民喊道:“快把我家院墙推了,让李老师的车过去!”不容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硬是将路边一个农家院的土坯墙扒开三米多宽的缺口,让李保国的车通过。

  前南峪村村民则把李保国的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在岗底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果展示厅里,五个部分的展板,四个部分里有李保国的身影……

  “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热流。为了这些农民兄弟的真情,我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李保国真诚地说。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李保国,农民教授,传奇人生

责任编辑:张天虎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