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花溪 大山的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长城网安顺5月10日电(记者 郭洪杰 韩晓寒)“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贵阳之南,便是花溪。五十几年前,这个令陈毅元帅赋诗盛赞的地方,在2016年伊始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榜上有名。山的那边,这个美丽的地方,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5月8日,参加2016“多彩贵州有多彩”系列网络文化传播活动之“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全国网媒贵州行的记者第一站便造访花溪,漫步十里河滩、踏访青岩古镇、邂逅高坡苗家,感受这一方水土的独特风情。 山水动情美在天然无雕饰 清晨,一场春雨不期而至,旋即又悄然离开。空气中还弥漫着雨水过后的泥土芬芳,格外清新,倒是成全了网媒记者与十里河滩的这场约会。 十里河滩,是花溪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一部分;这里,是西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漫步其中,满眼葱翠,花溪河浅绿如玉,两岸垂柳依依,不时传出几声清脆的鸟鸣……微风拂过,让人顿然觉得心旷神怡。越往里走,各色鲜花开得正好,网媒记者惊喜不已,纷纷拿出相机将一路美景“收入囊中”。 “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这是陈毅元帅当年短居花溪时写下的诗句,一个“真”字,花溪山水的自然之美跃然纸上。五十几年之后的今天,处于长江、珠江分水岭和南明河上游的花溪,已经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区森林面积33193.66亩,森林覆盖率44.13%。全区景区面积222平方公里,超过总面积的1/5,其中自然景观就有56个。 景在城中,城在景中。这也成为贵州“公园省”的生动缩影。 风情醉人美在多元文化共生 古道、石街、青瓦木屋……伸手触摸已有600多年历史的砖石,网媒记者们惊叹青岩古镇的古朴、幽雅。 建于明清时期的青岩古镇是贵州省四大名镇之一,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1991年,贵州省政府将青岩古镇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列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被列为全省20个重点民族文化村镇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中1月,中华诗词学会向该镇授予“中华诗词之乡”匾牌……600余年的历史,让古镇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加之抗日战争时期留下来的极其丰富的革命传统文化,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诸教并存”、和睦共处,少数民族同胞的风土人情……多元文化的磨合与共生,成为青岩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我走过很多古镇,但这里让人感觉到完全不同!”中国江西网记者童梦宁兴奋地说道。 芦笙悠扬,银铃叮当。在高坡云顶,网媒记者领略的,又是另外一番风情。一口香甜的米酒入喉,不少网媒记者情不自禁与当地苗族同胞手牵手,跳起了苗家的舞蹈。 浓郁的民族文化让花溪充满多彩之美。花溪民族众多,有汉、苗族、布依族等38个民族。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苗族正月跳花场、跳洞、射背牌、牛打场、“四月八”节庆,布依族“六月六”对歌等民族活动丰富多姿。孟关苗族猴鼓舞、青岩花灯戏、桐木岭苗族跳场等还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溪苗族挑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域旅游贵在先行示范 2016年伊始,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花溪区榜上有名。 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大潮,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把花溪打造成为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助推全省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在花溪,一场创建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的行动就此展开,时不我待。 全区科学布局“一核四带六线”:以天河潭、湿地公园(孔学堂)、青岩古镇、大学城、花溪公园及周边民族村寨为重点,将花溪主城区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的核心景区。同时,根据不同地域特色,建设北部生态湿地旅游带、南部山地民俗旅游带、西部农旅休闲旅游带和东部工业文化旅游带,着力打造精品景区旅游线、生态湿地旅游线、山地民俗旅游线、人文景观旅游线、农旅休闲旅游线和工业文化旅游线。 “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优化旅游配套,提高游客满意度,努力打造全国、全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花溪的目标清晰可见。 积极筹备、组建贵阳市花溪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组建花溪旅游法庭、花溪旅游警察大队、花溪旅游市场监管分局,大力推进旅游数据中心建设,以大数据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建设旅游监管运营指挥平台,积极探索大数据在旅游方面的应用;加大青岩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攻坚力度,加快实施花溪公园、天河潭景区提升改造项目……一系列大手笔的建设,开启了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的新时代。 山的那边,花溪的明天更值得期待。 |
关键词:花溪,贵州,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