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需要千千万万个“李保国”【长城时评】
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因心脏病突发于2016年4月10日去世,年仅58岁。他扎根山区35年,“种”出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享誉全国的品牌农产品,“建”起了前南峪、葫芦峪等山区综合开发治理的样板,累计带动贫困山区增收58.5亿元、10万贫困群众摆脱贫困。(5月26日《河北日报》) 全面建小康,难点在山区。太行山区是中国最为贫困、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扶贫攻坚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恐怕很多人心里有这样的疑问,因为长久以来扶贫在我们看来更多的则是政府的事,但李保国却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走出来一条科技精准扶贫的新路,在太行山上竖起一座丰碑。 李保国扶贫为什么受农民欢迎?他是怎样实现了用科技精准扶贫的?一是把农技用到关键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怎么让老百姓相信科技的力量,看到脱贫的希望,李保国根据村里的自然条件,培育出适合当地栽种的苹果品种,编写了通俗易懂的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把191位农民培养成了“持证下田”的果树专家。35年来他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把许许多多在贫瘠山沟“刨食”的农民变成了“技术把式”。从实际出发,扶到关键处,帮到点子上,也就帮到了农民心里。 二是找准一个好产业。不顾实际照抄别人的经验,一哄而上种植经济作物,农民不仅挣不到钱,无法脱贫还会失了信心。李保国通过考察土壤、气候、市场等,为临城县狐子沟确定了种植薄皮核桃的产业发展方向,把10年时间研究选育出的薄皮核桃成果用在了这里,而且建立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让这里的群众没有了后顾之忧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是探索一个好机制。“太行山的父老乡亲都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这是李保国最大的心愿,他跑遍了山上的沟沟坎坎,探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机制,把脱贫攻坚成果精准地落在每位群众的身上,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致富路上不能丢掉一个人。 四是建起一支好队伍。作为科研项目带头人和导师,李保国带领大批学生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贫困乡、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科技扶贫志愿服务。薪火相传,如今河北农大师生们继续扎根山区,精准发力攻坚,带领太行山区农民正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 脱贫攻坚,科技是杠杆,知识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果。用科技精准扶贫,李保国身体力行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虽然他倒下了,但在太行山上他就像一座灯塔,给扶贫竖起一个标杆。目前我国还有7千万人没有脱贫,为让贫困地区群众过上好日子,需要千千万万个“李保国”式的农民教授,走出实验室,把贫困地区当做自己的另一个“战场”,扎根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魏金改) |
关键词:科技扶贫,李保国,脱贫攻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