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善意理解 “老人补过儿童节”招惹谁了?
导语:国际“六一”儿童节前夕,十余位平均年龄近60岁的大叔大妈身着小学校服,背上了卡通书包来到湖南长沙柏乐园玩起了游乐设施,以此追忆早已逝去的童年。大叔刘志华表示,自己的童年没有游乐园,更没有过儿童节,希望通过此活动为大家补过儿童节。 老人补过儿童节是对快乐的诉求 是一种童心未泯 通过一组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大爷、大妈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快乐。他们穿着红色的校服,他们背着卡通的书包,他们张开幸福的双臂。他们玩着孩子们才玩的碰碰车。可是“老人补过儿童节”的新闻也招来了非议。就在这条新闻的跟帖中,口水和唾液占据了90%以上,只有少数人为老人的快乐而快乐。 吐口水的网友都说了些什么?跟帖者很多都是毒舌。有的说,老不正经快死了还玩这套。有的说,你们童年的时候没有儿童节真是吃饱撑的。还有的说,也好,只要老不死的不害人就行,不碰瓷就行,不跳广场舞就行。似乎这些老人都是万恶之源,是他们影响了年轻人的生活。 老人补过儿童节,这只不过是一种童心未泯而已,他们不是为了向任何人显摆什么,他们只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快乐,他们招谁惹谁了?他们补过儿童节,为何就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弥补昔日的缺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缺憾。对于在物质匮乏年代出生的大叔大妈来说,“补过儿童节”无疑让他们体验了别样的快乐。事实上,需要“补过儿童节”的并非只有这些大妈大叔,一些年轻人也有着同样的情感需要。许多昔日的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社会流动已经在城市立足扎根;他们“补过儿童节”,也是为了弥补昔日的缺憾。 “补过儿童节”是为了守望精神家园 渴求天真、纯净、安宁的精神世界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对情感厚度和精神家园的追寻、渴望,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利益诉求。“补过儿童节”既不是为了满足消费欲望,也不是为了节日狂欢,而是为了守望精神家园。儿童节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天真、纯净、安宁的精神世界,引发成年人集体性向往和渴求。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时间就像一个“紧箍咒”,裹挟了太多的喜怒哀乐;上紧了发条的匆忙步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讲究效率、追求精准成为一种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一种行为准则;为了“争上游”,人们趋之如骛却又身不由己地参与五花八门的社会竞争。 期待真诚的笑容和真正的快乐 从熟人社会过渡到陌生人社会,我们逐渐发现这个社会缺乏人情味、缺乏温度。社会联结纽带的松弛、人际关系的淡漠疏远,让我们不时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在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裹挟下,许多人深谙印象管理之道,他们成为长袖善舞的“伪装者”,脸上堆满的笑容和嘴上编造的甜言蜜语,只不过是一种生存策略。一句歌词“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又道出了多少人的爱与痛。 急剧的社会变迁,导致精神家园建设比物质生活“慢一拍”;规则意识的淡漠、公共精神的缺失,导致社会底线不断被突破。在公共生活的角色扮演里,一些习惯“钻空子”的成年人,还不如孩子那样规规矩矩。甚至在有些时候,孩子们成为了我们的老师。 著名作家刘瑜曾说,“其实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人变得深奥,而在于让人变得天真,‘天真’不是让你幼稚,而是回归本真”。“补过儿童节”没有年龄界限,它不是一次节日狂欢,而是一次温馨的提醒——在一个浮躁和喧嚣的时代里,只有保持内心世界的安宁和满足,多一些淡定与从容,少一些功利和算计,我们的人生,才会像孩子一样,多一些真诚的笑容和真正的快乐。 补过儿童节不应设有年龄线 谩骂者无非还是对老人抱有偏见。在他们的心里始终认为“老人变坏了”。诸多的社会负面报道,将老人推到了舆论的炮火之中。问题是,老人不该有个地方跳广场舞吗?问题是,老人不该有自己的快乐吗?问题是,所有的老人都是坏人吗?坏人里就没有年轻人吗? 老人补过儿童节,其实是对快乐的诉求。这从一个方面还可以看出,适合老人的娱乐活动太少了。打开电视机都是卿卿我我的电视剧,打开收音机都是“擦干眼泪陪你睡”。我们的电视里有儿童频道,有爱情频道,有体育频道,有几个老人频道?我们的大街上到处都是灯红酒绿的歌舞厅,可是有多少面向老人的娱乐场所?一个老龄时代,是到了关注老人业余文化生活的时候了。 老人的晚年生活不该是“买菜做饭看孩子”,不该是“让卖保健品的陪着说说话”,不该是“寂寞的给警察打电话”。当老人补过儿童节的新闻跟帖多是恶毒语言的时候,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能永远年轻?是不是一辈子都不会老去? 对老人补过儿童节多些善意理解,老人也别太在意这些恶毒的语言,自己开心就好。 (据中国青年网、北京晨报、中国江苏网等综合) |
关键词:老人,儿童节,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