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京津冀专家汇聚 廊坊隆起国内杨家将文化研究高地

来源:长城网 作者:刘振山 2016-06-06 09:08:1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廊坊6月5日讯(记者 刘振山)“你们提供的《杨氏族谱·嫡长内谱》关于‘八贤王’的记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八贤王’并非评书、影视剧中的宋太祖的儿子赵德芳,而是宋太宗的儿子赵元俨。”6月3日至5日,廊坊市首届杨家将文化旅游节隆重举办,在“廊坊杨家将论坛”环节,来自京津冀的史学家在廊坊纵论杨家将文化,认为廊坊已隆起国内杨家将文化研究高地。

开幕式现场。长城网 刘振山 摄
活动现场。长城网 刘振山 摄

  海内外杨氏宗亲汇聚,京津冀史学专家纵论。廊坊市首届杨家将文化旅游节为广大市民呈上一场饱含亲情、富有传统、极具专业的文化盛宴。

  经廊坊市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发掘,香河县土门楼村杨业埋骨地、广阳区明代“瀛西杨家将”聚居地、永清县宋辽古战道、霸州市益津关,这些遗址由北向南纵贯廊坊,呈现了杨家将文化在廊坊全境的分布,形成了全市点线相连的杨家将文化旅游带,为历史文化研究、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京津冀三地的学者们坐而论道。根据“瀛西杨家将”提供的族谱及明朝万历年间的《香河县志》相互印证,来自香河县的马国栋专门研究了“杨令公山西抗辽殉国、北京寄骨、后人盗骨葬于香河”的课题。杨家将从唐宋绵延到明代,以天津武清区河西务的“瀛西杨家将”最为功勋显著。廊坊市与天津武清区自古区划互通,“瀛西杨家将”后人杨杲埋骨的广阳区许各庄村原属武清,来自河西务的陈景山多年钻研自汉唐起源的杨家将及明朝“瀛西杨家将”,根据族谱、墓碑等材料,提出很多有参考价值的观点看法。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王青松博士对《杨氏族谱·嫡长内谱》中“八贤王”记载有很大兴趣,“赵德芳去世很早,从时间上论,比他小很多的赵元俨才可能对杨延昭多有垂青”,针对该族谱对宋朝复杂官职准确记录,他推断族谱大部分是明初杨家将后人所修订。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姜锡东认为,该族谱所记录的杨家将资料很详细,会对今后宋史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补遗作用。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副主编张彤称,杨家将文化系中华民族忠勇大义、清白家风的精神缩影,具备与时俱进的现实价值。关树东、贾芳芳、申慧卿等学者关注了永清宋辽古战道的砖石古建筑结构、廊坊杨家将遗址的保护等方面,他们认为,廊坊杨家将文化研究应继续在“求真,致用”上努力,文物发掘、理论建立与遗址修复相结合,以做到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的完美对接。

关键词:京津冀,杨家将,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孙泽恒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