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当代定瓷之父”陈文增12日去世
陈文增是河北曲阳县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陈文增从事定窑研究生产40年,使失传的定窑绝技复活并得以发展,被业界称为“名窑复兴时期中国定瓷之父”。陈文增开启的定瓷、诗词、书法之三联艺术获世界吉尼斯之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恢复定窑,“定瓷三杰”美名传 与汝、钧、官、哥并称“五大名窑”的定窑始于唐代,在宋朝曾出现“大窑三千六,小窑如牛毛”的鼎盛之势,并成为宫廷专用瓷,元代时因战乱,这项传统工艺销声匿迹。 197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工艺美术定瓷厂成立。从此,这项沉寂八百余年的传统工艺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两年后,陈文增因写得一手好字被招进厂,与蔺占献、和焕,相继成为“定瓷实验组”的研究成员,成为定窑恢复初期的攻坚力量。 然而,历史上对定瓷的记载,仅仅停留在文人墨客的赞美之词,对于制作原料和加工工艺的记载,却是只字未留。恢复工作从何入手? 于是蔺占献遍访其他陶瓷工厂,深入位于山区的定瓷遗址,不断采集原料,从磨原料到淘洗、练泥、陈腐、拉坯、上釉……经过反复试验,距离古定窑的配方越来越近。 与此同时,陈文增一方面遍寻定窑瓷片研究古定瓷呈色及装饰工艺的特点,另一方面,与和焕一起到全国各地博物馆参观,将定窑藏品的花纹图案一一临摹,在胚体上反复刻划实践。在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每人每天都负荷着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但又让人觉得无比地充实。他们不会想到,随后三十余年的研究探索绘就了当代定瓷恢复发展的清晰脉络,也因此在中国定瓷复兴史上留下了“定瓷三杰”的美誉。 突破传统,开辟定瓷发展新天地 传统工艺得以恢复,未来定瓷将向何处去?这是一直萦绕在陈文增脑海中的问题。 近年来,擅长诗、书的陈文增根据“定窑以装饰见长”的传统,以瓷为载体,以诗书作咏唱,自制定窑瓷器并自刻诗书,独创了“瓷、诗、书三联艺术”。2001年,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鉴定,“瓷、诗、书三联艺术”获评世界吉尼斯之最。由陈文增设计制作的“三联直口瓶”亦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 三联艺术无疑在传统基础上,赋予了当代定瓷更为丰富的艺术内涵。而要想发展壮大定瓷产业,传统以艺术品和收藏品为主的定位和发展模式显然是有些窄了。在陈文增看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于民用工艺,让定瓷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和餐桌。 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定瓷生产规模,陈文增果敢地提出了用机械操作代替手工制作,用注浆模具代替拉坯成型工艺的生产新技术,实现了定瓷从传统阳春白雪式的手工艺品到规模化生产的突破。 “定瓷的发展必须靠艺术品与日用品两条腿前进。民用工艺不仅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还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对于未来定瓷民用工艺的发展前景,陈文增踌躇满志。近些年来,刻有“陈氏定窑”及“陈文增”铭款的产品除供给国内市场外,部分产品还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而定瓷要想规模化进入国际市场,在陈文增看来,仍需假以时日,“产品设计与国际标准的接轨需要一个过程。” 定瓷 沉睡在身边的“瓷宝” 定窑既是宋代五大名窑,也是八大窑系列之一,因为其烧造时间之长,品种之多,使用范围之广,曾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一带。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烧瓷始于唐,盛于北宋,元以后衰落。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宋邵伯温《闻见录》、元刘祁《归潜志》、明曹昭《格古要论》、清朱琰《陶说》等文献,均对定窑有所记载。 由于定窑瓷器是唯一个以烧造白瓷为主的窑场。所以定窑的瓷器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同时,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归潜志》有联语:“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定窑细白瓷的产生,为此后瓷器的发展起到了标志性作用。首现是在唐代形成的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在北方的成熟白瓷生产中心由邢窑转移到定窑,定窑稳定的不加化妆土的生产技术,奠定了之后青白瓷乃至青花等彩瓷的发展基础;其二是首创了覆烧法技术,大大提高了瓷器生产效率;还有就是定窑极高的艺术为世界各地输送了很多精美瓷器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定窑窑系,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大最著名的白瓷体系。 曲阳定瓷7件作品“入驻”故宫博物院 今年4月22日,“陈文增、蔺占献、和焕向故宫博物院捐赠定窑作品仪式”在故宫博物院景仁宫举行。捐赠者陈文增、蔺占献、和焕均为定瓷艺术大师。 三位大师此次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的7件作品,是当代定窑恢复研究中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既有仿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仿古类作品,又有白釉雕花凤尾瓶、黑釉圆腹瓶等创新类作品,彰显出作者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制作技艺。(据石家日报、保定日报、燕赵晚报、中新网信息综合) |
关键词:陈文增,定窑,定瓷之父,白瓷,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