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认识误区”,前面是一片天【长城时评】
6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十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和创新驱动转变。(2016年6月27日新华网)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新走向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主动选择,也是我们当前改革的重要任务。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成为了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引发了经济学界、企业界等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解读,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并加以消除。 误区一:有人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是一回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西方供给学派强调“供给会自动创造自身的需求”,增加生产和供给首先要减税,只注重供给而忽视需求、只注重市场功能而忽视了政府作用。与之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的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变化相一致。显然,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人借机宣扬“新自由主义”形成负面舆论。 误区二:有人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完全由市场调节经济结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失衡的现实形势下采取的有效举措,不仅不能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而且要把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结构调整优化,有利于经济更好发展。如果单靠市场调节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必然会加剧经济失衡,出现极其严重的企业大面积倒闭潮,导致经济发生断崖式衰退,出现大量失业人口,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 误区三:有人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意味着政府要加大对市场的干预,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远近结合、统筹谋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确实要求尽快见到成效,而“降成本、补短板”并非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但都不能离不开政府的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和关键作用,以尽快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说到底,政府的这种作为是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向一致的,并非加大对市场的干预。 误区四:有人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出路在于卖掉国有企业,主张取消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也是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保证。实质上,“主张取消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对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否定,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和质量上下功夫,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走出“认识误区”,前面是一片天。经济发展既要求总量的增长,又要求结构的优化,结构优化有利于推动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总量的增长要求结构不断优化,进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增长。从当前现实情况看,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做大经济总量,有利于消除庞大的库存和过剩的产能,降低债务杠杆,控制金融风险,补齐科技、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建设等诸多短板,兜住民生底线,减轻结构调整的阵痛。为此,我们必须彻底走出认识误区,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供给来创造新需求,以有效供给来倒逼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刘凤敏) |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