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化解“暑期校园卡”出租乱象不妨转堵为疏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7-19 23:11:3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时值暑期,大部分高校都已进入假期模式,但每天伴随同学们左右的“校园卡(饭卡、一卡通)”却在假期中成为“香饽饽”,租赁“校园卡”业务作为一个商机在北京市部分高校校园中悄然繁荣起来,58同城、赶集网等一些网络信息平台成了他们的主战场。

  校园“一卡通”不能“随便”租赁

  无论是社会青年还是“考研党”,求租校园卡的目的,无非都是为了更便于使用高校的学习生活资源,虽然各高校对持卡学生在校园食堂就餐等消费都有很大优惠,但实际上对于租卡使用的人员来说,实际成本非但没有降低,很可能还要超过校园之外。这就可以看出社会人员或“考研党”热衷租赁校园卡,并不是贪图校园卡的消费优惠,而是为了更方便学习和使用校内比校外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优质高校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总体来说,相信绝大多数求租校园卡的目的都很单纯,都是为了给自己“充电”或更利于考研而已。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社会闲杂人员求租校园卡另有企图。

  但无论如何衡量,受利益驱使,暑假离校学生随意将自己的校园卡“出租”给非本校学生都是不可取的,首先是在金钱价值观上“是非不明”,校园卡既不是有价证券更不是商品,他只是学校针对本校学生使用、合法占用本校资源的一种“资格凭证”。未经学校允许擅自租给校外人员使用,实际是在“出卖”学校资源和侵犯学校及其他学生利益。其次是给校园的暑期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和困难,让这些校外“租客”与本校学生“鱼目混珠”,不可避免的会给学校正常管理秩序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不排除会给校园和学生及教职员工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外,随意将自己的校园卡租给陌生人,对出租卡学生自己也是隐患重重,一旦“租客”在校园图书馆借书不还或出现其他问题甚至违法违规行为,对出租卡学生更是得不偿失。

  租赁“校园卡”的“生意经”念歪了

  是教育资源的流失

  “校园卡”租借之风可谓互联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时值暑期,学子们大部分都已回家避暑,此时校园卡正是无用之时,而恰恰考研学生或者学校附近上班族需要一个清净的学习、就餐环境,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殊不知当国家赋予学生的各种“方便”权利沦为“随便”获取利益手段的时候,其背后暴露出的是高校管理的漏洞,是教育资源的流失。

  首先,学生在就业之前是一个纯消费群体,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十几年的时间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去培养一名大学生,在农村,因学致贫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国家对于学生也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以减轻上学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这其中就包括减免学费、无息贷款、餐饮补贴、用水补贴等,这也是高校学生消费低的原因,就笔者而言,在那个物价不断上涨的年代,笔者所读大学在校四年间食堂饭菜从未涨过一分钱,这正是受国家政策的保护。而轻易将这种权利变成自己牟利的工具正是国家教育资源的流失。

  或成为牟利的工具

  “校园卡”不仅能进出高校校门、食堂,还能免费借阅图书,浏览、下载国家收费网站的各种文献和资料。此外,“校园卡”的外租也意味着个人信息的泄漏,因为很多校园卡上都有个人学号、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这些正是登录校园网的帐号,一旦这些信息泄漏那么“校园卡”持有人就将毫无隐私可言,这些功能一旦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牟利的工具,后果不堪设想。

  不管怎样,“校园卡”外租的流行是一种需求的体现,考研学子为了既能减轻经济负担,又能找到好的学习环境才出此下策,而且暑期大部分学生都会回家避暑,学校的各项资源处于闲置期,如何更好的为考研学生服务,而又不造成资源的浪费,高校的管理者还应多多思考,但绝不能把国家赋予的“方便”沦为“随便”。

  用好高校“校园卡”,堵不如疏

  尽管所有高校对于学生这种对外租卡行为都持“严禁”态度,一旦发现会给予严厉处分,但由于高校学生众多,对外租卡又可以“不劳而获”,要完全堵住租卡现象,确实还存在很多困难。因此,鉴于绝大多数“租客”都是为了便于学习的“刚需”,高校不妨转堵为疏,针对暑假期间“考研党”和部分社会人员的需求,由学校统一对外有偿发放具有局限性使用的“校园卡”,除了对校外人员和“考研党”的基本情况进行必要的审核之外,对这类“校园卡”在满足学习生活便利的同时,在使用时间和范围上进行必要的限制和规范,既能降低校外人员使用“校园卡”的成本,杜绝学生随意对外出租校园卡的乱象,又能让学校的优质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同时,由学校统一印制发放的校外人员“校园卡”,也更利于学校的统一和规范管理。

  总而言之,无论是社会人员还是“考研党”,租卡不可取但学习知识的热情不可馁,尤其是租卡市场“生意火爆”,更说明渴望学习知识和深造的群体庞大,这无疑也是非常可喜的一面。高校一些特殊的学习生活资源和固有的学习氛围,通过某种方式对校外释放,显然也是利国利教和值得提倡的,科学的做好“转堵为疏”,为热爱学习的年轻群体尽可能提供便利,又何尝不是一项多赢之举。

  (据人民网、武汉晚报、燕赵晚报、齐鲁网等综合)

关键词:校园卡,租赁,规范管理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