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因小失信”的逃票不可为【长城时评】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8-02 00:03:3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武汉地铁一六旬老人带着孩子逃票。在执法人员要求其补票时,老人突然掏出手机称:“我没有钱补票,手机给你们行了吧?”执法人员再次劝导后,老人又说:“孩子我不要了,就留这吧!”说完头也不回就走。

  这位老人如此不讲理的耍赖行为,未免太过分了,让人瞠目。一句“孩子我不要了”又给孩子的心里带来多大的阴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不敢想象这位儿童自小受到这样的耳濡目染,会对他的为人处世、性格塑造乃至一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逃票行为在景区、公交、地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并不鲜见,在逃票花样五花八门的同时,偶尔也会曝光一两起“奇葩”逃票事件。能够逃过一张车票,又何必走正规的验票流程呢?这大概是所有人都存在的心理。细细推之,此类逃票,无非是乘客贪小便宜心理的呈现,更深刻的反映了公民社会道德和诚信缺失。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连日来,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在重点车站和客流高峰展开逃票稽查行动。3小时内就发现了30名逃票者,其中,钻闸机的有21人,冒用老年证的2人,“二合一”贴身过闸机的2人,持各种假证的5人。当逃票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无形之中放任了这种歪风邪气的蔓延,危害不容小觑。

  一张车票,往往能透析出很多东西。为了节省一张票,不惜撒泼耍赖甚至铤而走险,无论是有心逃票还是无意为之,出现这种情况,绝非是单方面的责任。不能说每一个逃票者都是恶意或故意,但地铁人流量大,监管乏力,受到处罚的机会和成本小,使得人们群起而模仿之,从而破坏了公序良俗和公共秩序。

  此前,部分城市为“治愈”逃票这一难题,对其作出了惩罚规定,并将逃票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体系。国外的公共交通很少有人监督,而逃票的现象极少,正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一套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征信体系,通过制度使公民明白如果贪了“小便宜”会影响个人的信用甚至是前途。所以,杜绝逃票行为不仅需要乘客自律,培育规则意识,还需要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约束,让贪图小便宜之人不敢贪。

  《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既然活跃在文明社会中,就应该具备诚信、友善、遵守规定的公共责任。选择逃票,逃掉的不只是一张票钱,也将摧毁自己的信誉。防止逃票的荒诞行为,不只是某些部门的事,所有人都责无旁贷,切莫因为“贪小失大”丢弃了诚信、公共责任感,自觉做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

关键词:逃票,诚信,公共责任感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