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母乳喂养 期待母婴室尽快成为“文明标配”
导语:本周是2016年世界母乳喂养周。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将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场所母婴室缺乏、哺乳条件和环境差等问题,制定完善母婴室相关设置标准,引导企业单位和公共场所设置规范化的母婴室。 公共场所母婴室缺乏并不是新问题 母乳喂养好处多多,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母乳喂养率一直非常低,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当时我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7.6%。为此,相关部门开始采取行动,母乳喂养率逐渐上升。 但在推广母乳喂养过程中,一个老大难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那就是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哺乳问题。大数据调查显示,国内7成企业单位没有配备母乳喂养室。公共母婴室的缺乏,虽不大可能动摇母亲用乳汁喂养孩子的决心,可这给年轻妈妈们带来的不便却显而易见。当妈妈们迫不得已在大庭广众之下解衣哺乳时,其内心的尴尬可想而知。 随着二孩政策的施行和科学喂养知识的普及,预计母乳喂养的比率还会提高,对公共场所母婴室的需求将更加强烈。经常遇到妈妈们吐槽,孩子小的时候就怕外出,两三个小时就得喂遍奶,想找个私密点的地方都找不到,有时只能躲在洗手间里给孩子哺乳,别说条件不好,也不卫生。 设立母婴室,所需面积不过几平方米,投入有限,却能给哺乳期的女性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和尊严,这样的“民心工程”理当一呼百应。可为何愿意这么做的单位却不多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设立母婴室的重要性,认为哺乳完全可以当众进行,没必要专设一室,多此一举;另一方面,设立母婴室虽说投入不大,但毕竟需要花钱,却不能产生什么直接的效益。而更为主要的是,公共场所、用人单位一旦设立了母婴室,那就要管理,就要对母婴的安全负责,就有可能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如此一来,母婴室当然难以普及开来。 “母婴室有用”亟待管理思路“转弯” 母婴室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主要是管理思路的问题。在大部分管理者眼中,母婴室是一个负担,因此缺乏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其实,如果转换思路来看待母婴室,就会发现母婴室并不是一个大麻烦。这需要相关部门、媒体等加强宣传力度,持续推动,帮助一些管理者在思想上“转过弯”来。 比如对于商场、超市等商业机构来说,有设施齐全、干净卫生的母婴室,则可能是一个营销亮点,能帮助品牌聚焦女性客户。对于人流密集的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枢纽来说,可以与母婴用品品牌合作建设母婴室,由母婴用品生产企业赞助相关用品和一部分费用,让母婴室成为产品展览的一个窗口,这样既服务了母亲和孩子,也为企业锁定了潜在用户群体,企业也一定乐意为之。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在办公楼内设置母婴室,则是关爱员工应有之义。 随着国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及母乳喂养的推广,越来越多家庭外出时需要专用空间对孩子进行哺乳,母婴室有必要成为公共空间的标配。但笔者更想强调的是,配置母婴室不仅是母亲和孩子的需要,也是每一个公共场所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增加场所吸引力的必然选择。如果公共场所的管理者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设置母婴室对自己也有益处,那么母婴室将来在公共生活中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应让“母婴室”尽快成为标配 宜先多再求好 政府在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时也要根据人流量,先考虑如何普及覆盖,然后再力求设施完善,不要只建设少量高大上的样板,而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在母婴室建设标准上也不用全部一致,要根据实际需求情况,满足标准配置和基本需求即可。除去尿布台、座椅、洗手池、插座、垃圾桶等标配外,商业区、公园、地铁站等处还要留出放童车的地方,机场、车站要准备背包的台面和放置行李的区域,母婴集中的医院等处的母婴室要考虑能够满足几位母亲同时哺乳的需求。真正从母婴需求出发,才是对母婴最大的关爱。 应来一点硬招 现在,国家卫计委针对公共场所母婴室缺乏、哺乳条件和环境差等问题,准备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将母婴室建设纳入相关规范与城市建设规划中,并着手制定完善母婴室相关设置标准,引导企业单位和公共场所设置规范化的母婴室,这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我们举双手欢迎。不过,笔者以为,如果真想彻底改进母婴室缺乏问题,那就不能再是“倡议”了,而应来一点硬招,比如可将母婴室的设立列入文明单位、文明城市的评选条件之一,甚至可让母婴室成为新建公共场所和新开办企业的标配,并逐步全面推广。除此之外,还应明确母婴室谁建设谁管理这一原则,确保建成的母婴室能正常使用,绝对安全。果真如此,相关单位就没有消极推诿的余地,母婴室就会越来越多。 (据中国妇女报、长沙晚报、辽宁日报、武汉晚报等综合) |
关键词:母婴室,文明,公共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