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情义哥看重建]华北最大冷水鱼养殖基地恢复生产

来源:长城网 作者:任俊鹏 房淑婧 解哲琳 刘飞 2016-08-05 06:45: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坡头村的李文吉妻子为鱼池消毒。长城网 刘飞 摄

  长城网石家庄8月4日讯(记者 任俊鹏 房淑婧 解哲琳 刘飞)“7·19”洪灾爆发后,石家庄市井陉县威州镇23个行政村,村村受灾,700多户房屋进水,1.2万亩农田受灾,5000亩绝收,300亩农田被彻底冲毁。同时,该镇贯通冶河东西两侧村庄的道路桥梁断交,冷水鱼养殖业毁于一旦,灾后恢复重建问题摆在了威州镇政府和群众面前。

沟通东西两侧的是岩峰线和205省道连接线。长城网 刘飞 摄

  恢复重建的第一场硬仗胜利完成

  冶河在威州镇境内穿过,将该镇分为了河东与河西两部分,河西边5个行政村有近1万人。而沟通东西两侧的是岩峰线和205省道连接线,这条路有一公里长,跨过冶河的部分是一座桥。洪水过后,连接线的桥和路全部被冲毁。

  为了早日打通这条路,该镇向县里申请了10万元资金,而此时修完这段路还有35万元的资金缺口。此时,该镇的企业家们站了出来,有机器的出机器,有材料的出材料,附近的村民们自觉做起了义务劳工。就这样,原本需要45万元方能打通的道路,仅仅用了10万元,用时8天就已经施工完毕。

  “这条连接线是我们恢复重建工作的第一场硬仗,我们不但是胜利了,更是漂漂亮亮地胜利!”威州镇党委书记刘志宏欣慰地说,该镇宋驰公司无偿提供了2台钩机和3辆铲车,自始至终一直在修路修桥。据他回忆,连接线在修复过程中每天都会有三辆铲车和三辆钩机作业,施工人员每天也不少于30人。正是由于所有人团结一心,才保证了河两岸的正常沟通通行。

坡头村的李文吉的鱼池已开始恢复生产。长城网 刘飞 摄

  华北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开始恢复生产

  威州镇有着丰富的泉水资源,这里的泉水常年是17度的恒温,这为该镇的冷水鱼养殖业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经过近20年的发展,威州镇的冷水鱼养殖户达到了43户,逐渐成为了华北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这里主要养殖鲫鱼、虹鳟鱼、鲟鱼、青海湖鳇鱼,其中鳇鱼一年只能生长一两重,价格最高。洪水过后,60万斤鱼全没了。”威州镇镇长梁吉军痛惜地说,该镇仅养鱼户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个亿。

  然而洪水并没有打倒他们,鱼没有了还有鱼池,还有技术。7月21日,水还是没退完,该镇坡头村的李文吉就开始了生产自救。购买了几个消防枪和水泵开始往外清理鱼池中的淤泥,随后对鱼池进行消毒,购买鱼苗,并将抢救回来的四千条俄罗斯鲟鱼放入池中。

  养殖户不等不靠,自己清理鱼池,购买育苗,镇政府积极为他们发放生活急需物资,消毒药品,清理路障和周围环境。截至8月4日,43户养殖户已有8户恢复生产。

  据梁吉军介绍,目前该镇正在想法帮助养殖户争取银行的贴息贷款和用电优惠,尽最大努力让养殖户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关键词:情义哥看重建,井陉,威州镇,冷水鱼养殖,恢复重建

责任编辑:解哲琳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