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回望尚义十三号村

来源:长城网 作者:张世豪 2016-08-06 17:56:2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十三号村建成的窑洞主题宾馆。长城网记者张世豪摄
姜万河和村里的游客接待中心。长城网记者张世豪摄

  姜万河向村民介绍十三号村规划。长城网记者张世豪摄

  长城网张家口8月5日讯(记者张世豪 通讯员龚跃海 张凤天)“难!难!难!比演的还难!”近日,一部反映尚义县十三号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微电影《十三号村的变迁》上映,谈及微电影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对比时,十三号村村书记姜万河说。微电影以姜万河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这位村书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克服种种困难,带领乡亲们建起窑洞宾馆,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

  《十三号村的变迁》中,姜万河仅是一个配角,现实中他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角。他说,剧组曾特意邀请他担任主角,但自己要忙于村里的建设,没有太多时间参与电影拍摄,只担任了配角,在微电影中露面两三次。

  微电影之外,十三号村和村书记姜万河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十三号村具有天然的优势:村子位于风光旖旎的大青山脚下,占尽了生态旅游的先机;村子处于“草原天路”西段的入口处,遇上了张家口市打造“草原天路”风景区的良机;省级节庆名片“中国·尚义赛羊会”移至县城,焕发了特色农家游的生机;长期无人居住闲置的农家庭院是良好的建设用地。

  大青山脚下的村庄多,草原天路沿线的村庄也很多,以尚义县城为圆心以五公里为半径范围内的村庄更多;但这个范围内的美丽乡村省级精品村少,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很少,二者兼有的村庄更少,而十三号村仅用三年就成为美丽乡村省级精品村和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回到变化的起点,姜万河讲述了农家院的故事。2013年,姜万河看到旅游带来的各种优势,想建设一家餐馆,为游客吃饭提供方便。村民了解后,有人说:这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还会有人来吃饭?有人说:村民这么穷,谁还有闲钱下馆子?还有人干脆说:投入的钱肯定打水漂。

  现在看来是嘲笑,当时看来却是事实。十三号村辖4个自然村,共193户525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93户,149人。2013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100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仅有1800元。大多数有劳动力的村民都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也尽是老弱病残。

  不过周围人的冷言冷语没有浇灭姜万河的信心,他在自家院子中建起了农家院。2013年当年毛利30万元,第二年毛利40万元。有游客吃饭时说,这里要是能住宿就好了。姜万河一想:我们要搞吃、住、玩等一体的农家游,留住更多的游客,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向县、镇有关领导汇报,大力支持;在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下,做村民工作,窑洞宾馆也建了起来。

  姜万河说,建窑洞宾馆比建农家院更难,因为涉及到各家各户的利益,村干部要说服每一户。村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姜万河特意负责“钉子户”。其中有一户是姜万河的表哥,第一次上门就被拒绝了,第二次表哥酒后提刀威胁,姜万河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说服工作,最后表哥答应拆除房子,建设窑洞宾馆。其他一些“钉子户”“坚持户”也开始松动。

  窑洞宾馆于2015年8月建成,运营仅两个多月就为村民带来股金收入16万元,入股的38户村民坐分股金,其他村民也看到了希望;农家旅游开业营运以来,业务风生水起,已经累计接待游客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多万元,吸纳了15名村民就地就业。同年,十三号村被评为美丽乡村全省精品村,入选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采访时,村里正在搞拆迁,扩建窑洞宾馆。拆到王新家的老宅时,王新的妻子突然就哭了起来,哭声压过铲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叫停铲车,上前询问。王新说,村里同我们已经谈好了,我们也规划好了,房子新建六间房子,其中三间归我们自己住,三间用于经营。住了几十年了,媳妇有感情了,不忍看着被拆。你想想,建成后在家门口每年就有几万块钱收入,谁不乐意呀!

  看到这一幕,我们想起当年在空口无凭的情况下,姜万河和同事们要一户一户苦口婆心为大家算经济账和感情账,一遍又一遍说服村民,其中艰辛恐怕只有经历者才能感受。

  “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能再增3000元。这可不是吹牛,能一笔笔账算出来。”姜万河自信满满地说。

  采访结束后,再次回望十三号村,想到了一个词“主动作为”:有些地方虽然资源禀赋优越,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其中的关键一点恰恰没有发现并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十三村的变迁更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十三号村,尚义,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张世豪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