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网海”捕鸟之痛 “让候鸟飞”刻不容缓
导语:国庆期间,护鸟志愿者在天津、唐山两地巡查共发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累计拆除鸟网两万余米,解救活鸟近3000只,挂网死鸟5000余只。环保组织“让候鸟飞”志愿者与天津滨海新区汉沽林业站工作人员一起巡视时,在天津汉沽中新态城湿地中发现大面积鸟网,鸟网之多,堪称“网海”。 “围网捕鸟”场景令人触目惊心 候鸟迁徙之路反而成了自投罗网之路,这让笔者想到了“网开一面”这个成语。古人在捕鸟时尚且还讲求网开一面,给鸟一条生路,如今物质生活已经相当富足的今天,缘何还在出现“网海”捕鸟的怪象?这些专业捕鸟网,被放置在候鸟必经的天津、唐山等湿地,只要候鸟经过,这些网眼极小的网就会让飞鸟不死也丢半条命。满地的死鸟,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种,场景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倘若没有护鸟志愿者的及时发现、解救,“网海”捕鸟可能还会张开“大嘴”吞掉飞过的候鸟,而这些“猎物”被专业捕鸟者用来赚钱。 尽管“围网捕鸟”并非新鲜话题,但媒体的每一次曝光,都让公众“打捞”到令人触目惊心的事实。从制作、销售鸟网到捕获、出售野生鸟类再到收购、加工、销售野生鸟类及其制品,“围网捕鸟”已经形成了一个畸形的利益链条,让一些人的“欲望号街车”一路狂奔。“围网捕鸟”之所以屡禁不止,既和违规成本过低有关,也和扭曲的消费文化导致市场需求的旺盛密不可分。 “围网捕鸟”屡禁不止当反思 暴露捕鸟者利欲熏心 “围网捕鸟”具有很强的图谋性,并渐趋规模化、专业化。“围网捕鸟”成本低廉,收益却很丰厚。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不少捕鸟人依然会铤而走险——“围网捕鸟”大都位于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边缘地带,失范行为很有可能逃脱惩罚;即使“运气不好”被抓住了,轻者缴纳罚款重则承受非法狩猎罪的惩戒,并没有让捕鸟人望而生畏。 “网海”捕鸟之所以存在,既暴露出捕鸟者唯利是图的本性,也暴露出在候鸟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和盲区。这就出现了大量候鸟一边迁徙,一边消失的怪现象。与执法部门仍然存在执法空白相对应,捕鸟者的逐利性,也使得他们并不会因为地处偏远而放弃捕鸟的非法行为。利欲熏心的捕鸟活动在肆无忌惮地进行着,“让候鸟飞”在此时显得更加迫切,也更有意义。 暴露我国候鸟保护存在短板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法规以及各地的实施办法,未取得特许猎捕证或未按特许猎捕证规定猎捕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捕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1000至5000元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是,这些已有的制度在不少时候成为“稻草人”,难以对捕鸟人形成强烈的、普遍的、持久的震慑力和约束力。 事实证明,越是偏僻的地方,越容易成为执法的空白地,也更容易成为候鸟的“死亡之地”。当捕鸟分子用捕鸟网大量围捕候鸟时,捕鸟网的销售、使用问题也成为候鸟保护的必答题,需要相关方面认真回答。事实上,只有吉林等省份,在捕鸟网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明确下了禁令,这更突显出野鸟保护的紧迫感。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候鸟迁徙路线所经湿地正在遭受填海、建设等活动的不断蚕食,另一方面,利欲熏心的捕鸟活动也在肆无忌惮地进行着。“让候鸟飞”在此时显得更加迫切,也更有意义。 为鸟“网开一面”还需多方协力 加大对“围网捕鸟”惩治力度 时刻提醒林业等部门,提醒护鸟志愿者们,要切实加大对候鸟迁徙路线范围内捕鸟行为的排查和惩治力度。在候鸟迁徙季节、迁徙路线范围之内的相关区域,候鸟保护部门需要提前进入应战状态,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以保证候鸟不受或少受非法捕猎行为的伤害。杜绝“网海”捕鸟之痛,必须要强化执法的力度,强化跨区域联合执法,让《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牙”能够“咬痛”违法者,从而才能阻止捕鸟行为的继续发生。 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护鸟行动 去年,河南大学生掏鸟被判刑一案被炒得沸沸扬扬,这已经给公众上了一堂野生鸟类保护的法制课。“网海”捕鸟,范围更大,手段更专业,比大学生捕鸟后果更严重,也更不能容忍。因此,除了相关执法部门对违法捕鸟行为加以制裁外,要动员志愿者及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保护野生鸟类行为中,只有如此,“让候鸟飞”才能无死角,才能成为现实。 纠正错乱消费文化 人们通常按照食物的品质和成本赋予其差异化的符号意义,稀缺的食材、考究的工艺共同成就了美食在等级化的金字塔体系中的高位。此外,野生鸟类还披上了文化外衣,具备了所谓的滋补、食疗的功能,让不少食客趋之若鹜。野生鸟类沦为“盘中餐”或者一些人的宠物,成为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工具,说到底是一种消费文化上的迷失。 斩断“围网捕鸟”这条利益链,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在提升知识普及率、加强法律精准化上多下功夫,让每一个利益相关者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另一方面,要塑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扭转消费者对野生动物扭曲的偏好。 (据中工网、红网、光明网等综合) |
关键词:围网捕鸟,候鸟保护,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