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长城“财”发现】一元购、云在指尖…… 生活中如何提防这些金融陷阱

来源:长城网 作者:李晓爽 2016-11-29 11:47:1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读:早些年,经常看到某年轻人被骗去做传销的故事见诸报端,但近年来,身边的这种赤裸裸的传销看起来少了,但是我们身边的金融诈骗、金融骗局一点都没有少,而是改头换面、以一些新形式卷土而来。你周围有人卷入了吗?你能够正确识别哪些是骗局吗?记者做了一番调查与总结,以提醒大众提高警惕,擦亮双眼,远离欺诈,保护好自己的本金。

  “一元购”并非购物平台骗你没商量

  今年以来,本报也接到了不少读者爆料,有一种叫做“一元购”的东西,看似是购物,实则有博彩和金融诈骗之嫌。对此,记者也进行了一番了解。

  一元怎么购?一元购,简单来说,就是网站上把所有商品都拆分成一元一份。一个号码可以购买多份,最后再由系统公布中奖号码。从正常逻辑上讲,一次性购买份数越多,抽中商品的几率就越大。因此,用户就会产生一种1块钱就能抢到iPhone7、单反相机、金条等价值数千元商品的错觉。这种玩法,钱一旦投出概不退还。某家网站近日曝光了累计参与一元购的人次已经超过了110亿,然而这个数字一直在以秒为单位不断上涨。

  一名“一元购”的参与者表示:以前玩过网易游戏,通过网易公司发来的一些短信,点入“1元夺宝”界面。开始从一块两块投,然后三十五十,然后成百上千,最后就上万。大概从去年12月份开始玩,到如今,大概亏了40多万元。

  “一元购”的参与者从大学生、工薪族再到待业者,投入的资金从1万元、十万元再到百万元不等,资金的来源除了存款、工资更是包括借款、透支、各种平台贷款。

  孙方(化名)是一名普通的工薪族,在去年11月接触到了名为“一元云购”的网站。

  据孙方介绍,“一元云购”平台上有他偏爱的苹果手机和各类黄金产品。一部苹果手机被分为6000多份,一份一元。200克的黄金元宝被分为6万份,他经常会一口气花2万多元购买其中的三分之一。

  今年1月1日,在跨年夜的喜悦气氛中,孙方被冲昏头脑,一夜之间投入近12万元,结果血本无归。

  为了翻盘,4月份,他再次连续十几次下注,每次都购买2000份以上,一天内再次亏掉7万多元。为了填补在“一元云购”上不断扩大的“窟窿”,孙方先后找小额贷款公司借贷十五万元,又从亲戚手中借了二十余万元,后来不得不把自己的车抵押给了高利贷公司。

  正是利用了这些参与者以小博大的心态,不少商家都对“一元购”趋之若鹜。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年初兴起到现在,“一元购”的发展速度现在已经到了井喷的状态。

  在网上搜索“一元购”,相关的搜索结果高达1200万个,有“一元购”业务的知名网站有20多个,而在手机客户端,应用商店中有关“一元购”的APP数量竟然超过300家。

  像京东一样,360、网易、百度、迅雷、苏宁等等知名企业都开通了“一元购”,甚至像去哪网、美团这样的社交团购网站也都做起了“一元购”的买卖。

  “一元购”这种商业模式,看似通过互联网平台在销售商品,而实际上却是打着电商旗号销售中奖机会,也就是类似网络售彩。而去年,国家就已经叫停了网络售彩业务。

  “一元购”平台声称有着严格的开奖方式,然而央视此前早就爆出很多“一元购”平台开奖过程并没有监督,甚至可以控制中奖者和开奖进度:在后台添加虚拟机器人参与开奖过程,通过人为操纵,让这些机器人中奖。

  有律师指出,若“一元购”平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后台指定中奖人,使得其他参与者没有机会获得产品或服务,从而骗取消费者钱财,则涉嫌诈骗。如果将“一元购”视为购物平台,其参与者购买的也不是商品,而是运气,该行为不构成买卖关系。因此,公安、工商部门没有明确法律依据去进行查处,“一元购”也就成了没人管的灰色地带。

  专家提醒,“一元购”无非就是抓住了人们“不劳而获”的心态,拒绝小便宜,才是避免上当受骗的不二法则。

  “云在指尖”微商分销套路深轻易不要信

  “云在指尖”是做什么的?只听名字很容易想到云计算,其实这是一家微商分销平台,名气还不小。据报道,湖北省咸宁市工商局日前发布公告称,“云在指尖”涉嫌传销一案已结案,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3950余万元,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微信方面也已将“云在指尖”相关公众账号封号。

  据了解,广州云在指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办的“云在指尖”网上商城,于2014年10月运营上线,该商城是当事人自行开发具有在线购物在线支付等功能的综合性电商平台,截至今年2月,在售商品16类、6000多种,供货商150余家。商城通过链接微信公众号“云在指尖”自定义菜单,利用微信进行推广,商城运行数据存储在阿里云服务器中。

  “只要一部手机,一个微信账号,消费128元就能代理整个商城的产品,在家里发发链接,就能轻轻松松月入上万,甚至十几万。”这段盈利模式的描述,曾经让“云在指尖”微信商城火爆了朋友圈,吸引了大批的微信用户加入。

  该商城宣称,消费者只要在该网络商城消费128元的产品,就自动升级为“指尖管家”,参与公司80%的利润分配,可以拿八代的奖金。按照“云在指尖”的会员机制,当你推荐一个人成为“指尖管家”(第一代)时,你可以拿40%的利润,当你的第一代管家推荐一个管家(第二代)时,你可以拿10%的利润。第三代至第五代,都可以提取10%的利润。第六代拿8%的利润,第七、八代拿6%的利润。

  有关专家提出警示,通过购物的方式缴纳入门费,层层分级发配佣金,不断拉人头发展下线的“云在指尖”商城的会员机制带有很明显的传销特征。

  近两年,谁的朋友圈没有几家微商,不少朋友走上了微商的路。可是一旦利用微商来搞传销,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为了规范平台上微商的分销行为,今年8月腾讯微信安全风控中心高级总监郑立鹏发布微博称:“关于传销,微信平台只允许两级(包括发展人员本身)分销模式,三级以上分销,会停微信支付功能和封停账号。”当下,很多微商已经逐渐脱离了商业的本质,微商的层层分销机制,使得他们不再依靠商品盈利,而是通过发展下线和向下压货来赚取利润,导致传销嫌疑,甚至一些传销团伙干脆就转战微商。而微信朋友圈本身具有的社交属性,也正是微商成为传销温床的原因之一。

  “朋友圈内有比较高的信任度,所以会成为滋生非法传销理想的土壤。”法律界人士孙国省表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辨清正常的微信购物和微商传销骗局,保护好自身的财产安全。

  懂点经济常识,才能躲开这些金融陷阱

  经济常识是诈骗行为的照妖镜。普通投资者只要具备健全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经济——投资常识,就可以躲开这些金融陷阱。实际上,普通人都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这是中国社会想要实现现代化转型的一堂必修课,这不仅仅关乎自身的财产安全,还关乎市场经济能否高效运转。

  对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应当对以下基本常识有所了解:

  首先是对投资回报率的认识,即什么水平算是合理,什么水平算是不合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L形经济走势,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但凡承诺资金年回报超过15%以上的,都需要抱着怀疑的眼光去审视。要知道很多制造业的老板累死累活一年也挣不到10%的收益。巴菲特是世界顶级投资大师,在他59年的投资生涯中,年均收益率也不过27%,而索罗斯从1968年算起,年化收益率也仅为22%,这就是金融投资可参考的坐标系。

  GDP的增速可视为社会财富创造速度的平均数(当前中国为7%左右),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可以此为参照坐标系,当然,有极少数企业财富创造速度远高于此。但应注意那些极少数高收益率的投资标的,往往是不需要通过大型金融机构以外方式来融资的。

  此外,特别要避免人格化交易,即不要简单地“相信熟人”。现代金融业靠的是体系的力量,而不是简单的依靠个人。即便是亲戚朋友,他们虽在金融类机构工作,但本人未必对所在的体系有真正的判断力。

  归根结底,投资核心在于分析具体项目本身:产业前景是否光明,融资企业运转是否健康,发展是否良性,对方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而非银行贷款等其他方式来融资等等。此外,必须要了解投资资金的流向以及资金的盈利模式,因为从原理上说,投资者的资金只有在具体的项目中产生了收益,才有可能产生真实的回报。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指出的,资本的“剩余”利息来自企业家利润的分配。如果没有企业的利润作为支撑,金融高收益将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势必不能长久。如果一家理财机构说不清楚或不愿意告诉你资金流向了什么地方、这些资金是如何获得收益的,那么显然存在风险。

  总之,现代经济是个复杂系统,要想合格参与,必须要不断学习,了解经济运转基本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面。内功越深厚,对经济和商业的理解越深刻,也就越能合理规避陷阱和安排投资。

(据河北日报、新京报综合整理)

关键词:“财”发现,金融陷阱,提醒

责任编辑:赵君华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