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邯郸肥乡:以农村红白理事会移“奢风”易“陋俗”

来源:长城网 作者:郑风莉 李晓燕 2016-12-14 21:20:0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邯郸12月14日讯(记者 郑风莉 通讯员 李晓燕)“钱花的不多,事儿办的还挺体面,我打心眼里感谢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啊!”前几天,邯郸市肥乡区张达村程献增的父亲去世,按照以往村里习俗,办个丧事至少得3、4万,但在村红白理事会的操办下,只用了几千块钱,仅鞭炮和酒就省下2万元。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也随之抬头,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红白事大操大办等愈演愈烈,一些家境不好的村民碍于面子,只得举债办理婚丧事,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办理方式,让大多数家庭不堪重负,不仅欠下巨额债务,还影响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成为发家致富的“绊脚石”。

  

  为进一步遏制农村乱要彩礼、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肥乡区专门印发文件,大力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在全区9个乡镇、265个村建立健全农村红白理事会,完善章程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在思想和源头上铲除歪风邪气滋生的土壤。

  张达村是一个有3200人的大村,长期以来,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挥好应有作用,以至于乱要彩礼、红白事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比较严重。去年10月份,该村通过村民公开投票,重新选举3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并选举一名村干部担任主任。重新改组后的红白理事会一上任就根据村情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本着“文明、简办、节约”的原则,重新制定红白事办理标准,引导村民破除婚丧陋俗,倡树新礼仪新风尚,净化乡风民风。

  “红白事办理一般不超过3天,不动酒、不摆席、不唱戏、不燃放烟火,原则上以大锅菜为主……”张达村党支部书记程平刚细数着本村“红白理事会”的制度规定说,以前,红白事一般持续6、7天,白事要扎灵棚、请歌舞团、唱大戏,每天还要摆上十几桌酒席,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为此,他们制定了服务标准和操办原则,规定无论哪个村民家有了事,红白理事会必须提前介入,全程为群众搞好服务。

  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具体操办过程中,有的村民很不理解,认为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养老送终中的仪式和习惯,是多少年来约定俗成的“家务事”,怎么能受尽约束呢?为了让村民都能理解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性,红白理事会组织成立一支志愿服务队,常年在村里宣传反对乱要彩礼、铺张浪费、提倡节约俭办的好处,并完善服务机制,从事前介入、事中办理、事后服务等方面实行“一条龙”式的帮办服务,全程做好指导工作,让村民在思想上更易接受,在办理上产生“依赖”,自觉按照既定标准办理红白事。目前,该村红白理事会先后帮村民操办婚丧嫁娶20余次,节约开支40多万元。

  周书荣是东街村村民,儿子结婚时,他本打算和以往别人家一样,大摆宴席、风风光光,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提前介入,又是开导又是算账,让他充分认识到铺张浪费的危害,帮助他办了一个既节俭又体面的婚礼。事后,他吐露真言:“一家办喜事,全村忙活,表面风光,其实内心是叫苦的,只不过碍于面子,不好摆脱这些人情世故吧!”天台山镇干部郑丽娜说,一开始感觉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改变起来很难,但只要立好规矩,带好头,大多数群众还是能接受这些文明新风尚的。

  “恶风陋习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在支撑。要想移风易俗,就要以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去代替错误、低俗的价值观。”该区文明办主任魏淑瑞告诉笔者,如今,肥乡区9个乡镇265个村全部建立完善了红白理事会,不乱要彩礼、婚丧事俭办正在成为一种新风尚。同时,他们还利用广播、黑板报、明白纸和墙壁标语等农村宣传阵地,积极为新婚青年讲村史、讲知识、传技术,在提倡新事新办的基础上,引导村民把办理婚丧事节约下来的钱用于发展生产,加快致富奔小康。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区“红白理事会”已帮助群众办理“红白事”1300多件,累计节约资金近4千万元。

关键词:肥乡,农村,陋俗

责任编辑:郑风莉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