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十面霾伏”中没有旁观者【长城时评】

来源:长城网 作者:刘凤敏 2017-01-18 16:05:0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这个冬天,雾霾频频来袭。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等雾霾严重的地区,人们日常许多的话题都离不开雾霾,抱怨、吐槽、调侃充斥自媒体与网络空间,不排除人们对生态环境焦虑的情绪化表达。显然,调侃包含了太多自嘲的成分,也凸显人们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焦虑。

  这个冬天,雾霾指数“爆表”的京津冀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困扰和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担心。重霾之下,各地屡次启动重污染Ⅰ级响应,车辆单双号轮番限行,凌乱了人们的出行,中小学校也屡次被迫停课,着实令人震惊和无奈。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场“跨年霾”,不少北京市民选择“离京避霾”,借元旦小长假外出旅游度假,换个环境呼吸几天干净的空气。在现实语境下,这种“逃离”有不可承受、逃离后快的解读,但无不放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困境,雾霾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死死捆绑着人们,不是说逃离就可以彻底远离的,毕竟雾霾成因复杂,治理绝非朝夕之功。霾走霾又来,坊间一度流传雾霾导致肺癌患者增多的传言,如何纾解这些社会焦虑,与持续有效地治理雾霾污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正如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所说,“政府部门不应回避雾霾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要在雾霾天给公众提供健康指导。”

  这个冬天,雾霾围城,环境保护部陈吉宁部长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召开媒体见面会,回应最近社会舆论中的诸多疑问,让我们看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所作的努力和来自中央领导的治理决心。陈吉宁坦言,与发达国家同期相比,我们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并不慢,这说明我国大气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更加偏重、能源结构更加依赖以煤为主的化石燃料、单位面积人类活动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也更高,环保工作仍处于负“重”前行阶段。这样看来,治霾依然任重道远,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需要较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个冬天,蓝天成为人们的一种奢望,空气从来没有这样糟糕过,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也从来没有这样高度集中,很多人开始埋怨政府治霾不力,痛骂那些违规偷排企业,指责一些专家对雾霾成因的乱解说,比如:此专家说“区域污染输送”已成北京市重度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彼专家则称“北京城内污染高于周边地区,应该是北京本身的污染,而非外部输入。”呼吸着雾霾的老百姓却一头雾水。其实“十面霾伏”之中,谁也跑不了,谁也推脱不掉责任,无需刻意指责谁,联防联治才是治霾取胜之道。北京代市长蔡奇面对一些大V提问,说出了一句实话:“京津冀协同治霾,河北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感谢河北人民。今后,希望京津冀协同治霾能够有更好的结果。”

  这个冬天,看了太多关于雾霾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无论是每次都有新说法的雾霾成因,还是各地在防霾抗霾时的手忙脚乱,都指向一个命题:“十面霾伏”中,没有旁观者。当人们吐槽政府对排污企业的监管不到位、措施不够狠,埋怨车辆限号限行,却忽视了我们不只是雾霾的受害者,也是雾霾的“制造者”。在全球化生产的背景下,我们的每一次消费行为,追本溯源到最终都是碳排放。所以,雾霾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我为减少污染做了多少?尽到了多大责任?与其埋怨、吐槽,不如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消费习惯,履行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与义务,让天更蓝、气更清。

  这个冬天,我们都在盼望着雾消霾散,希望速度快点快点再快点,从时间上看技术和人才应该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形成公众合力。“十面霾伏”中,没有旁观者,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如果每个人节约一度电、一张纸,少开一公里车,就会大大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天清气朗便可指日可待。唯有人人参与、防治共举、联防联控、标本兼治,一定能迎来湛蓝的天空、新鲜的空气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刘凤敏)

关键词:雾霾,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