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品味“爱心拐棍”的道德真谛【长城时评】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7-03-01 22:43:0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最近,太原突如其来的降雪让两张暖心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张照片拍摄了雪天的公交站台放着一捆拐棍,上面还留有一张字条,另一张照片则清晰地拍到了字条上的内容,“今天风雪大路有泥泞,老人走路困难,‘爱心拐棍’帮您大忙……这里有几条拐棍,需要请您随手拿走使用。随便使用,不花钱。”(2月26日《北京晨报》)

  这两张照片背后有着一个感人故事,一位75岁的老人,他叫边银良,坚持20年制作上万根“爱心拐棍”。这位老人引发了网民热议和称赞。“爱心拐棍”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老人为寒冬中出行的人们送去了一份温暖,助人为乐的精神也印证了这个社会不是冷漠、无情,而是充满了热情、真情。

  爱在心间,爱在细节之间。边银良说,自己一闲下来就做拐棍。遇上下雨、下雪天,他都会将做好的拐棍放在附近的公交站、地下通道,方便腿脚不好的行人使用。他不图别的,就想凭借着自己的一点手艺做更多拐棍,让腿脚不便的人们出行方便。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杯暖暖的香茶,或许这些朴素、平凡、不张扬的细节才是最暖人心的爱。

  顺手一小事,爱心一大步。当得知不少人微信朋友圈转发“爱心拐棍”照片的时候,这位老人摆手直说“那不值一提”,就是“一件小事”。殊不知,你顺手做一件小事,对别人却是莫大的温暖与帮助。小事虽小,爱心却大。顺手做的一件件小事,在社会中激起一层层向善的涟漪,汇聚起来,必然是爱的海洋。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好事。据了解,边银良自1998年开始就制作“爱心拐棍”,至今已经20年了。老人说,平均一天做一两根“爱心拐棍”,赠送出去的拐棍粗略估计已经有上万根了。这位善良的老人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着助人为乐的魅力,谱写着崇德向善的乐章。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享受,边银良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现如今,许多人在金钱和道德之间失衡,钱财和道德,孰轻孰重?边银良一句“德行比钱财留给后代更宝贵”的话语点醒了众多迷茫的人,也更好地诠释道德的价值。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为人处世也好,为官从政也罢,必须先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让道德之光照耀大地,正能量才能得到最大释放与弘扬。

  积跬步方至千里,积小善方成大爱。边银良老人的“爱心拐棍”传递出人性的温暖和向善的力量,这正是和谐社会的新风尚。涓涓之流,可汇江海。从点滴小事做起,用道德的力量凝聚人心,让公民自觉成为高尚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更有意义。

关键词:爱心拐棍,道德,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