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记者手记:关注孤单的孩子,关注另外一种留守

来源:长城网 作者:张世豪 2017-03-07 00:19:3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记者张世豪

  由于父母工作的缘故,很多“留守儿童”放学、放假后会留守在学校。长城网资料图

  晚饭后出门,一位小朋友拦住了去路:叔叔,我能借你手机给妈妈打个电话吗?

  看我一脸疑惑,小朋友接着说:妈妈上班还没有回家,我想打个电话问问什么时候能回来。

  打量了一下,小朋友没有穿外套,上衣是一件毛衣和一件秋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鼻梁高挺,说话声音有些发颤,大约是被寒风冻得。

  我说:咱们先到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小屋里面,那的风小。

  留意了一下,小朋友脖子上挂着一个钥匙,不像是单元门楼铁门锁孔的钥匙。走了十几步,来到银行前面,本来想让小朋友到自助取款机的小屋里,由于担心被小朋友误会成坏人,就在风稍小的地方停下。

  我问:妈妈的电话是多少?小朋友告诉我,我赶紧拨了过去。电话拨通中,我将电话递给小朋友。好半天没接通,小朋友很着急。

  过了好一会,电话通,但另一头沉默,大约是看到手机号是外地,有所防范的缘故吧。小朋友自报家门,双方开始用当地的方言对话。约略听懂:母亲在安慰小朋友,妈妈在加班,你先回家,我一会就回去了。

  挂断电话后,我问:知道妈妈的工作地点吗?小朋友说不知道。

  心想小朋友没穿厚衣服,打定主意:先送他回家,如果可以,穿上厚衣服后再送他找妈妈。毕竟让孩子一个人在家中,我也有点不大放心,说不定还会跑出来。

  去小朋友的家需要穿过一段小巷子,由于楼距很近,地面的雪还未融化,一些地方还结了冰。在一排临街的家属楼前面,我们拐进去,进入了最里面的一个单元楼。楼道是漆黑的,小朋友咳咳了几声,灯亮起来了,但是能够感受到小朋友岁数小,底气不足。

  小朋友家有两道门,外面的铁防盗门没有锁住,小朋友用钥匙打开里面的木制门。我没有进屋,停留在外面,听声音,小朋友出门时没有关电视机。趁着小朋友还未锁门,我说:等一下,给你妈妈打个电话,方便的话我把你送过去。

  随后拨打了小朋友妈妈的电话,说明身份后,我说让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我不大放心,担心他还会跑出去,打算把孩子送过去。孩子母亲告诉我:单位就在附近的一家医院里。离得并不远,我跟小朋友说:你进屋穿好衣服,我送你到妈妈那里。小朋友应声进屋。我也跟了进去。

  客厅布置很简陋,面积只有四五平米,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家具。正对着门口的小屋关着门,应该是厕所,厕所和客厅中间是一个两三平米大小的厨房。卧室只有一间,也是房子中最大的屋子。卧室被衣柜和双人床分成两半,床头的空隙恰好摆下放电视的柜子,不过整个屋子显得很局促。

  注视了一下卧室的布置,被子还未叠起,留有小朋友翻滚的痕迹。电视是一台老式的大肚子电视,播放着不太清晰的黑白画面,有点像用了外接的老式天线。电灯由拉绳控制,这是在城市里第一次见到,甚至到农村采访时也很少见到。

  找到的棉衣要大很多,小朋友即使弯腰也很难拉上拉链,我连忙过去帮忙。都收拾好后,我嘱咐小朋友要关电视关电灯。小朋友并未按电视机上的开关,直接关了电源插板。出门时,我问:铁门需不需要锁上。小朋友说:不用。楼道还是漆黑,我打开了手机上的手电筒。

  职业的习惯,我在路上询问了小朋友的有关情况:小朋友十虚岁,读二年级。我们攀谈起来了,原来小朋友到姥姥家了,在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回来的。中午喝了点饮料吃了点水果。我问:饿不饿呀。小朋友说:不饿。我说,如果妈妈太忙,我先带你吃饭,等妈妈忙完了咱们再找她。小朋友说:我不饿。小朋友还告诉我:爸爸在外地工作,经常出差,只有过年才能相聚较长时间,平常都很难见面,很想念爸爸。

  小朋友又告诉我,自己家是某个乡镇的。说到这个地方,我正好采访过,就把县区的名字说了出来,小朋友点头应是。路面车不多,路边还有积雪,我把小朋友护在路边的台阶旁。

  一边走着,一边聊着,一边想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词:农民工。当然,这个称呼对小朋友父母的描述不一定准确,但我更关注这些孤单的孩子。

  很多时候,大人要在孩子和工作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掌握一个很难把握的平衡。小朋友的母亲一般会在晚上七点前回家,而我是在七点半遇到小朋友的,小朋友说已经在外面五六分钟了。我不知道小朋友出门的时间,但是肯定是因为联系不到还未回家的母亲,于是就跑出来寻找了,但不知道母亲工作的地点,只知道电话,只好向陌生人求助。

  倘若出来后遇到坏人呢?倘若没有找到能够拨打电话的人呢?倘若请求使用电话被人拒绝呢?这样的情况极少发生,我也始终认为社会上好人多,但是谁能保证不会有例外呢?一旦发生了,我不知道后果是什么样的,是否严重,但是我想这一定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谁都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温暖与希望,而不是冰冷与无助。

  设想一下,一个孩子知道母亲的电话,但不能分辨社会的是非与美丑,出门遇到的又都是陌生面孔,有时由于不知道如何开口而没有开口……这将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寒冷的冬夜里在大街上溜达着,不知道亲人在哪里,不知道亲人何时回,也不知道亲人为啥不回……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说这些,不是为说一些“心灵鸡汤”做铺垫,比如要尽父母的责任、孩子需要经历苦难、谁的少年不艰辛等;也不是想说什么大道理,比如照顾好孩子、多生一个等。这些都无法解决孩子们面临的问题。幼年时面对孤单,这是多数孩子的常态。本人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父母在地里干活,一个人或者独自玩耍,或者同小伙伴们玩耍。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农村还是城市,这种情况都存在着。

  我更愿意大家关注如何让这样的孩子健康成长。他们是这样一群众孩子:同父母在一起,但由于种种原因,成了另外一种“留守儿童”,没有哥哥姐姐相伴,也没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陪伴,虽然每天能同父母见面,但很多时候却需要独自成长。

  在农村,一个大杂院里居住了三代人,白天父母到地里干活或者外出时,爷爷奶奶照顾幼小的孩子。但一旦到了城市,他们的父母本身是来打工的,不可能奢望有更多的资金来分担房租,也不可能有更多的钱来购置更大的住房,甚至一些本来在城市生活的人也并没有太多的资金购买面积更大的房子。所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很多孩子需要面临和克服一些“临时性”的孤单,当然,这个过程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

  走着走着,一位穿红色衣服的大姐远远地就打招呼,小朋友傻傻地没有回应。我意识到这应该是孩子的母亲了。走近后,大姐用握手表达了最真挚的谢意。她说:跟上面的领导说了孩子一个人在家里不放心,必须早点离开单位。

  临别时,小朋友对我表示感谢。我说:好好学习,多做懂事的事情。

关键词:留守儿童,孤单,张家口

责任编辑:张世豪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