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环京津贫困地区50万人口将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脱贫

来源:长城网 作者:张欣 贺宏伟 2017-03-25 10:13:4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3月23日,环京津农业扶贫对接会在河北阜平召开。农业部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实施加快环京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扶贫共同行动,协同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八大行动。到2019年,帮助环京津贫困地区50万以上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环京津农业扶贫对接会现场。 资料图

  八大行动助力环京津贫困地区特色农业扶贫

  千村“一村一品”推进行动:通过在环京津贫困地区选择1000个具有一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贫困村,培育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和产业。引导现有各类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重点支持“一村一品”发展。

  草牧业增收脱贫行动:支持1至2个奶牛存栏超过3万头、可用于种植饲草料耕地面积7万亩以上的养殖大县开展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选择1至2个贫困县推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张家口市建设奥运示范牧场。

  万名农技人员“进山上坝”行动:选派1万名农技人员,进山区到坝上入农户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万名脱贫带头人培育行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每年培育9000人;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每年培训1000人。

  万户农民加工增值收益分享行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培育主食加工示范企业和品牌,带动1万户农民分享加工增值收益。

  千家“农家乐”升级行动:指导京津冀三地统一规划和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培育15至20家星级企业,遴选推介50条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

  万家农户与经销商产销信息服务行动:支持环京津贫困地区开展田头市场试点建设,每年组织2至3次农产品产销网络对接活动。

  京津对口帮扶行动:北京发挥科技资源优势,针对需求推进京冀两地农业部门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共享;遴选成熟农业技术,并在贫困地区农业科技园区或技术创新示范基地进行集成示范应用。天津立足受帮扶县发展实际和现实需要,实施一批农业帮扶项目。

河北广大农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资料图

  环京津农业扶贫对接会上,农业部长这样说!

  3月23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出席环京津农业扶贫对接会并讲话。

  韩长赋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环京津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务实开展对接活动,把环京津农业扶贫抓紧抓实。推动农业企业与贫困县深度对接,帮助培育主导产业;推动销售主体与贫困县深度对接,帮助把特色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推动科研单位与贫困县深度对接,帮助提升科学种养水平。

  农业部要发挥好产业扶贫的指导推动作用,北京、天津农业部门要发挥好对口帮扶作用,河北各级农业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帮扶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凝心聚力,共同做好环京津农业扶贫各项工作。

河北广大农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资料图

  河北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在行动

  石家庄平山:特色农业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平山县是山区大县,也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共有贫困人口4.6万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立足饮用水源地和省会西部生态屏障的实际,充分发挥润众生态农业、“金鑫乳业”循环农业、河北泓润科技生态园等26家龙头企业的排头兵作用,盘活统筹使用扶贫资金,鼓励全县贫困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庄沟村是平山县260个贫困村之一,全村共108户319人,贫困户52户110人。庄沟村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成立了平山县润之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润众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新建食用菌大棚5个,种植黑木耳菌棒7万多个。“在生产中,这些大棚都由合作社派专人管理,优先吸收贫困农户就业,仅此一项可户均增收3千多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生元说,“销售问题不用愁,公司负责成品木耳收购,木耳销售出去之后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还能得到分红呢。这样,既增加了农户收入,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在平山县润众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地处上三汲乡田营村的食用菌种植园区,新从农民手中收购的黑木耳布满了整个晾晒场。董事长盖彦军介绍说,“为保证食用菌产业扶持取得成效,公司探索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带动模式,由公司提供成型菌棒,全程提供免费技术培训、推广服务,农户只负责日常管理,公司及时按照合同订单收购成品黑木耳,统一销售。目前我们已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辐射推广了30多个贫困村的食用菌产业,涉及农户1500多户,种植面积1400多亩。”

  截至2016年底,平山县共在贫困村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260家,在贫困村建设果园235个,养殖业生产基地208个,黑木耳、设施蔬菜、中药材、林果种植,奶牛、奶羊养殖等一大批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也逐渐成型,全县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21.5万亩。同时,全县26家龙头企业初步带动了1.25万多贫困群众正奔向致富路。

河北广大农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资料图

  邢台巨鹿:“扶贫大棚”春意浓

  2016年,河北省巨鹿县创新探索扶贫模式,统筹协调80多户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入股巨鹿县东辛庄村一设施农业基地,建立起集种植、采摘、观光为一体的40余亩“扶贫大棚”。贫困户根据股份年底分红,农闲时还可到基地打工,既拿股金,又挣薪金。

  衡水武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近年来,河北省武邑县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集中连片种植葡萄、油桃、香瓜等特色果品,让广大种植户从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中增加收入。目前,武邑县特色果品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产值6.8亿元。

河北广大农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资料图

  承德滦平:产业扶贫覆盖逾90%贫困户

  承德滦平县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凭借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实施产业扶贫战略,产业项目覆盖贫困农户逾90%,3.9万贫困人口在产业扶贫中受益。

  瞄准高端农业,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发展规模化现代循环农业园区,变农民为拿地租的园区工人。围绕设施蔬菜、生猪、肉鸡、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建立健全财政补贴、土地预流转、名优品牌申报扶持等政策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构建农民“租金+股金+薪金+现金”的“一地生四金”多元增收格局。目前,全县现代农业园区达到7个,覆盖1.9万贫困人口,建成园区吸收劳动力5000余人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8000余万元。

  实施富民项目,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推进山地综合开发,重点建设了13个双千亩中药材种植园。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10.66万亩,覆盖贫困人口2.4万人。计划到2020年,种植总面积达到20万亩,建成10个万亩标准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全县中药材产业实现产值突破20亿元,人均增收1250元。

  助推到户产业项目,精准引领农民脱贫。该县安排扶贫资金70%以上用于全县贫困户精准脱贫到户产业项目,根据贫困户意愿,自主发展种植、养殖、农家游、电商、光伏等产业,不断扩宽增收渠道,促进贫困户增收。2016年扶贫产业项目覆盖了8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的6158户,人均增收600元。

  (据新华社、中国经济网、河北日报等综合)

关键词:环京津,特色农业,脱贫

责任编辑:张欣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