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特区”变“硅谷”的不竭动力【长城时评】
继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中国第三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河北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白洋淀“画了一个圈”,把建设雄安新区正式确定为中国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在燕赵大地上,一个崭新的春天故事拉开历史大幕。(4月3日人民网)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让雄县、安新、容城三个县城,变得全国知晓、世界瞩目。它承载的使命引人无限遐想: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 对于国家战略意义和雄安新区使命而言,雄安新区应该是中国成为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心脏区域,是中国的“硅谷”,我们应坚持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科学定位雄安新区的战略意义,而不是用炒房资本来衡量雄安新区的经济价值。因此不要让房地产“矮化”了雄安新区的建设要求。 雄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与北京、天津呈等边三角形,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并且现有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白纸绘蓝图,平地起高楼。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巨大优势。雄安新区的建立将减轻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科技、文化、人才和国际化优势将有可能聚集起来,在京津冀区域内形成创新中心、制造中心和现代服务中心。 当然,雄安新区由“特区”变“硅谷”任重道远,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驱动。建设雄安新区,不能仅仅依靠政策倾斜、土地财政投资,而是依靠创新驱动,推进体制改革,抓紧推进规划编制,用最先进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集中全国最好人才,吸收国际人才,编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规划;创新体制机制,编制高端产业规划,激发市场活力,有计划分步骤推动新区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特区”变“硅谷”,除了机制体制科学创新之外,还需要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人才创新。雄安新区的建设,应向高校抛出“橄榄枝”,吸引科技人才到雄安新区创业创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以科学为依据,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激活京津冀互联互通,带动市场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雄安新区的战略意义。(田影) |
关键词:雄安新区,建设,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