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太行新愚公,精神久传承【长城时评】

来源:长城网 作者:张莹 2017-04-11 17:49:5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4月10日,内丘县岗底村凤凰山上,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长眠之地,四面环绕的苹果树迎来又一个花季。一年前的这一天,李保国的生命停摆,令见证他热血一生的太行山哭泣。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称赞他: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一年后,惊痛渐淡,怀念更深。这位“农民教授”,被燕赵大地更深地铭记着!(4月10日《河北日报》)

  一年前,李保国教授与世长辞,留下了太行山上的一片郁郁葱葱。“一双破球鞋,一件旧汗衫,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这可以说是李保国最真实的写照。他在太行山坚守了35年,把一座荒山变成了“金山”。李保国一生奔波劳累,全心全意为了心里牵挂的老百姓。“活着干,死了算”,李保国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百姓的由衷爱戴。他是每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新时期的中国,更加需要李保国的“愚公”精神。

  李保国“愚公”精神,就是心系百姓,扶智为先。他倾尽毕生所学用于农学研究,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献给农民。李保国最看不得农民受苦,他在帮助太行山区的百姓们致富的路上,一直致力于将先进的农学技术传授给当地的老百姓。跟着他,农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走上致富道路。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已行至攻坚阶段,李保国的精神值得在扶贫工作中大力推广。扶贫先扶志,扶志要扶智,党委政府要从扶智入手,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脱贫项目,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李保国“愚公”精神,就是艰苦奋斗,扎实苦干。李保国作为一位农学教授,倾尽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他热爱的农学研究。他不是那些整日西装革履出席于各大科研会议的教授,也不是那些整日坐在研究室中的学者。他筚路蓝缕,奔波于各个帮扶基地,与农民同吃同住,甚至比农民更像农民。他从未惧怕条件的艰苦,一头扎进太行山的土地上。在山上,李保国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点着油灯彻夜研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为了科研,他还经常向当地的农民请教,从未端过教授的架子。这一点,值得所有党员干部学习。

  李保国“愚公”精神,就是淡漠名利,无私奉献。淡漠明志,宁静致远,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李保国学不为名利,研不为财富,一心只为老百姓。李保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无数农民、企业获利,却从未从中获取丝毫利益,也没占过任何企业一点股份。现在的社会,很多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都难有如此觉悟。在被利欲熏心的年代,腐败现象滋生,对名利和金钱的追求比比皆是。像李保国这样的赤子之心不多了,我们应当学习,更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巍巍太行苍翠远,颗颗硕果几度风。穷山瘠土何所惧,满腔热血扶民生。”李保国是这个时代的榜样,为了人民,他殚精竭虑,直至油尽灯枯。他的“愚公”精神与这个时代要求相呼应,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在学习李保国精神的时候,更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让李保国精神成为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最后,愿太行山脉常绿,愿保国精神长存。(张莹)

关键词: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精神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