摈弃“小富即安”思想,让“老字号”历久弥新
历史悠久、传承绵长的老字号,是劳动者的智慧结晶,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拥有世代传承的独特产品和精湛技艺。“北京全聚德、杭州楼外楼、武汉蔡林记……”一个个熟识的老字号,是这些城市的“金字招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品牌价值。 然而,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经济的发展,一些中华老字号黯淡了曾经的辉煌,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据最新统计显示,全国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只有10%经营效益较好。分析多数老字号企业式微的主要原因,则是传承创新动力不足、企业机制僵化、支持和保护力度不够。(5月16日《河北日报》) 那么,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擦亮中华老字号这个民族品牌,与时代接轨?笔者认为,在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唯有抓好诚信、创新与传承,老字号才能经得起市场的竞争和大众的品鉴,才会重获“新生”。 诚信守礼,是企业之本、流传之魂。近些年来,少数商家为了谋取更多利益,在经营活动中想方设法弄虚作假,故意坑骗消费者,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老字号因独特的配方、过硬的质量、童叟无欺的经营、真诚待人的服务,为自己赢得一张口碑王牌。如今,老字号要重振雄风,唯有恪守诚信,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做好行业中诚信自律的典范、社会公认的“金字招牌”。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核心。近年来,“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让一些老字号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和市场压力,往往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今年1月,16部门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支持老字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施“老字号+互联网”工程。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创新驱动、品牌强国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老字号要及时搭上时代“列车”,在发展中不断转型,将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的脉博紧密融合,才能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老字号的魅力就在于具有百年传承的卓越品质和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要适应新市场,创新固然需要,但坚守更是其生存之所依。一味“年轻化”,迎合“小鲜肉”口味,显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有可能毁了“金字招牌”。延续老字号,既要有品质又要有坚守,在坚守中谋求创新发展之道。在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尤需传承和保护好老字号背后的文化底蕴。 老字号,是物质存在,更是在市场风雨中屹立起来的品牌。保护老字号,就是保护中国文化记忆,社会各方责无旁贷。经营老字号企业,既要适应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又要守护其文化基因,我们只有承担好这个责任,促进老字号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
关键词:老字号,品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