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河北这五年]扶贫先扶智 给孩子成长的力量

来源:长城网 作者:孙小航 2017-06-03 00:30:2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能继续上学,就是最好的礼物。”今年六一儿童节将至,这是14岁霍苒的节日愿望。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燃全省贫困娃的人生梦想。从幼儿园到研究生,5年来,我省建立健全教育资助体系,为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农村低保家庭等贫困学生提供资助。(5月29日《河北日报》)

  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精准扶贫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扶贫工作中强调,扶贫必扶智。在地处偏远、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贫困地区,让孩子们每天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接受良好的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个人发展的能力,这才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精神的关怀、文化的滋养,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今年“教育扶贫”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扶贫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扶贫。扶贫从孩子抓起,但却面向未来。以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为起点,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教育扶贫体系,让孩子们不再受家庭条件的制约,为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提供了实现个人志向的平台。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根本途径,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有志于上大学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深造,掌握一门技能,具备选择人生路径的可能。

  “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人的安身立命,需要向上向善的精神来引领。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他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今后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教育扶贫助困的精准发力,不仅使贫困家庭减少家庭负担,而且连接了家庭与社会,促进了贫困家庭的自我建设能力。通过教育扶贫能带来贫困家庭的精神脱贫,新观念、新思路、新技能通过孩子渗透到家庭中,有利于促使贫困地区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就业能力、人才流动,更能提高整个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含金量”。

  “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脱贫路上,唯有教育先行才能彻底走出贫困的泥沼,通过种种努力,让孩子们拥有闪光的明天,才能打开通往未来的希望之门。(孙小航)

关键词:河北,教育资助体系,贫困学生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