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塞罕坝人说塞罕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绿笔”挥毫绘明珠

来源:长城网 作者:杨金文 赵少聪 张建国 王东岭 2017-08-10 00:23: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塞罕坝机械林场。资料图

  长城网承德8月9日讯(记者杨金文 赵少聪 张建国 通讯员 王东岭)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群山环抱,林海苍茫。车随路转,心随景动。踏上拥有京津后花园之誉的塞罕坝这片绿色热土,车子便一直在秀美的万顷林海中穿行,举目四望,满眼翠绿。

  塞罕坝在林业经济强势的助推下,一座座现代化的新兴林场正拔地而起,如诗如画的森林公园和一个个生态旅游景区正相继开发和开放……

  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展览馆,我们在图表、物证等史料和浩如烟海的原始档案中,从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里,寻找当年神秘之旅的聚散迁徙。沿着塞罕坝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历程,如同阅读了一部半个世纪的“兴林史记”。

  从漫天黄沙、穷山秃岭到满目青山、绿水潺潺,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着这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连日来,“塞罕坝精神”“塞罕坝奇迹”等热词,不断被各大媒体反复提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人们对塞罕坝的生态效应释放出的巨大正能量,都赞叹不已。塞罕坝连着北京,为京津生态屏障的守卫做出了杰出贡献。

塞罕坝机械林场。资料图

  “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是几代务林人艰苦奋斗的结果。作为新一代务林人,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向老一代务林人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遇到问题沉下心来找原因、想对策,将塞罕坝精神传承发扬下去。”塞罕坝林场讲解员吴雪洁说。

  “这就是当年的地窨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里面的空间很小,但是当时的人们却乐在其中。”在塞罕坝展览馆,一间复制的地窨子前,讲解员吴雪洁向记者介绍。“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这就是当时人们精神的写照。

  创业历程总是充满坎坷,把树种活后,还要把树管护好。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时不在挑战着塞罕坝人的意志和智慧。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

  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到1982年,塞罕坝林场超额完成了国家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确定的20年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总计3.2亿余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通过看中央媒体的宣传报道,我了解到几代务林人,用青春与汗水,用超乎想象的意志,铸就了绿水青山。这种矢志不渝的塞罕坝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一代务林人学习的。”塞罕坝林场林业科科员时辰说。

  “墙上我们六个人的老照片,还有当年的书信,仿佛又把我带回到了1964年。”今年已经72岁的陈彦娴老人激动地说。陈彦娴老人是“六女上坝”故事的主人公之一,19岁来到林场,备尝艰辛,为投身祖国建设,毅然赶赴坝上荒原,后来毅然扎根坝上。

  “那个时候,全国青年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邢燕子和侯隽的事迹,我们承德二中同宿舍的6个好姐妹也想成为北大荒梁军一样的女拖拉机手。我们就放弃了高考,选择了上坝。”说起当年,陈彦娴的脸上满是自豪。

  “别看现在从承德到坝上不到3个小时,当年我们在路上颠簸了两天多。”陈彦娴说,20世纪60年代,林场交通闭塞,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土路。一到冬季,大雪封山,林场基本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状态。

塞罕坝机械林场。资料图

  “不光是交通不便,那个时候,林场的条件异常艰苦,喝的是雪水、雨水和沟塘子水,吃的是含有麦芒的黑莜面、窝窝头、土豆和咸菜。房屋不够住,就住仓库、马棚、窝棚、干打垒和泥草房。”陈彦娴眼含热泪讲述着:“最难熬的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40℃左右,嗷嗷叫的白毛风一刮对面不见人,炕上铺的只有一层莜麦秸子,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

  “现在,每次上坝看到当年自己栽下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我觉得受的苦值了。选择塞罕坝,我无怨无悔!”陈彦娴说,这个地窨子是等比例仿建的,门前的荒草、屋顶积雪,还有墙上这幅六七十年代的坝上风貌图,这就是我们当年的生活环境,展馆设计人员真是用心了。

  塞罕坝展览馆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带领参观者重温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走过的峥嵘岁月。从当年创业者使用过的植苗锹、牛皮鞋,再到马蹄坑大会战;从国内首个用树脂制成的逼真雨凇灾害场景,再到用漫画讲述的一件件感人故事,这个展厅,向大家全景呈现了林场创建之初的那段风雪交加、血泪相融的历史。

  “我们看过中央媒体的报道以后都很振奋、激动,这表明了国家对我们林业越来越重视,对我们林业人越来越关注,对环境越来越重视。我最开心的事儿,就是看到树一天天变粗,一天天变高,山一天天变绿。我觉得树好像跟人一样也有灵性,你天天在关注它,有时候给它修枝,有时给它除草,它也在茁壮成长。”塞罕坝机械林场护林员吴德林说,在他记忆当中,六七岁那会儿,冬天一下雪的话,踩着雪就可以上房了,房子相当的低,而且都是破烂不堪的草房。如今林场大变样。

  今年58岁的吴德林,是塞罕坝林场的一名“林二代”,他3岁跟随父母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18岁参加工作,当上护林员,这一干就是40年。吴德林说,三分造林,七分养护。护林员的工作主要是森林防火和防止盗伐。

  “我们都把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当成眼珠子,把每一片林,看作命根子。护林防火最忙的时候是清明节、五一、十月一,我们都在凌晨两点半,有时候是三点起来,开始上班。晚上一般都是坚持到六七点钟吧,才能回去。我最长时间有将近两个月没有回家。”吴德林说,自己再干个一两年的话,就退休了。退休以后,还有儿子从事林业,把这片林子护好看好。

塞罕坝机械林场。资料图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保护生态环境这件事上,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牢记总书记嘱托,河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坚持生态优先,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燕赵大地绿潮涌动、绿意盎然。

  “习近平总书记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共同生命体,我们林场人致力于打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委员刘国权说。

  “中央媒体对塞罕坝生态范例的连续报道,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我们看了报道很振奋,干劲更足。我们会让塞罕坝精神长久延续。”塞罕坝林场资源管理科副科长郝书林说。

  “如今,我们正步入生态文明的时代。今后我们新一代务林人干劲更足了,信心满满的,我们务林人必将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塞罕坝林场科研所职工张岩说。

塞罕坝机械林场。资料图

  茫茫林海、五彩百花坡、金莲映日、展翅翱翔的鸟儿、自由驰骋的动物,55年,艰苦奋斗,55年,增绿不止,几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清晰展现在观众面前,“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示范作用正在深入人心。

  塞罕坝为京津冀三地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通过林场职工的努力,如今的塞罕坝成为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本地拓财源的绿色生态屏障。

  塞罕坝人把绿色发展理念植入血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让生态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赵少聪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