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一石一水都成一景 一草一木皆为文章
——武安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来源:长城网 作者:王海波 2017-09-11 12:23:0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武安市花红柳绿桃源沟。 王海波 摄

  长城网9月11日讯(记者 张秀娟 通讯员 王海波)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走进武安一处处美丽乡村,看不见遍地跑的鸡鸭猪牛,闻不见滋味独特的“农村味儿”,老乡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人们不禁诧异,原来在大山的深处,还有这样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这便是来自“八百里太行山水、一万年磁山文化”的武安美丽乡村,一石一水都成一景,一草一木皆成文章。

  今年以来,武安市按照“乡村风情,城市品质”、“传统村落,现代生活”、“太行风韵,武安特色”的总体建设思路,采取“生态+、文化+、产业+、旅游+、互联网+”等实现路径和EPC的建设模式,以打造“三大古镇、六大片区”(伯延古镇、冶陶古镇、贺进古镇,太行长寿川片区、朝阳沟片区、白沙片村、兰村片区、洺湖片区、磁山片区)为重点,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引智借力,建美丽乡村献“锦囊妙计”

  问计于民、问计专家。武安市在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之初便引智借力,科学规划设计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因地制宜规划设计,立足实际紧扣传统文化、紧扣群众需要开展建设,力争做到有乡愁、符社情、合民意。

  深入农村摸实情听民意,狠抓政策设计。该市主要领导走遍了计划重点打造的“三大古镇、六大片区”,走遍了101个2016年重点村、2017年36个省级重点村以及传统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逐一筛选美丽乡村打造节点,寻找美丽乡村建设金点子,谋划美丽乡村工作方案。对发展走向、群众意愿、建设基础和实现目标等深入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做出科学研判。明确了武安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推进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建设的政策基础。

  电线杆也是平调落子展示平台。 王海波 摄

  建机构搭平台吸引文人,狠抓文化融入。武安农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文化留不住乡愁,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文化传承。武安市多次组织召开了武安文化界名人座谈会,商讨武安磁山文化、商帮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冶炼文化、民俗文化等“六大文化”如何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他们成立了以安秋生、韩增富等文化名人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文化顾问团,参与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和建设。情湖爱岛畔爱情度假村口上、山居戏乡平调落子戏曲小镇楼上、古韵山庄门王庄、田园综合体贺家村等等就是文化顾问的创意,让武安美丽乡村不仅适宜居住有景观,而且有故事、有内涵。

  与专业公司合作引智借力,狠抓规划设计。建设中,武安市坚持无规划不启动、无设计不施工,紧密与国内知名设计公司、设计团队合作,他们与上海秦森园林深度合作,已启动的三个片区11个村都是由秦森负责设计和建设。与此同时,为加强美丽乡村的业态打造,他们又先后邀请清华大学美丽乡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袁野、北京“绿十字”创办人孙君及清华大学清农学堂团队到武安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邀请以孙君为代表的全国乡建顶级设计团队,参与武安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

  业态鲜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太行风韵,武安特色”是该市美丽乡村的“升级版”。他们立足乡村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要素,注重服务功能、建筑风格、田园风貌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掘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内涵,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无限活力。“三大古镇、六大片区”的业态打造把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化挖掘弘扬作为重要内容,为美丽乡村增添文化灵魂之美,做到自选动作特色鲜明,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留住乡愁。

  武安市伯延镇美丽乡村建设。 王海波 摄

  伯延古镇的打造方向是“品古镇文化、享农事体验”。依托伯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挖掘商帮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展示北方建筑特色和传统农产品加工技艺。同时,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建设农业采摘园和农事体验园,打响“伯延卤肉”品牌,形成产业,把伯延古镇片区的村庄打造成古镇文化游与农事体验紧密结合的美丽乡村。

  冶陶古镇的打造方向是“走进传统村落、触摸传统文化”。依托冶陶、固义、安子岭三个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傩戏文化、太行石寨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和集中展示,把冶陶古镇片区建设成游太行石寨、看固义傩戏、观武安民俗、忆红色经典的旅游片区。

  武安市明峪村别具一格进村牌坊。 王海波 摄

    贺进古镇的打造方向是“游览太行风光、玩在贺进古镇”。依托贺进十字阁、南阁、北阁等明清古商业街遗存框架,围绕游客购物、食宿、娱乐,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业,并筹建武安历代灾荒展览馆;沙洺村以特色美食炒面和悠久的酿酒历史为着力点,打造美食小镇,把贺进古镇片区打造成东太行脚下最重要的游客中转站和目的地。

  太行长寿川片区的打造方向是“修心度假胜地、太行养生福地”。依托门道三川6家A级景区和正在建设的东太行风景区,对活水等26个重点村整体打造,突出太行风情,发展农家乐、民宿和香醋、长寿茶等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朝阳沟片区的打造方向是“游太行山水,品传统文化”。依托朝阳沟传统村落、禅房梅花谷、寺峪沟百泉村、梁沟兵工厂、荒庄青崖寨等节点,打造多极化美丽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投资2300万建成的三层结构的白沙文化宫。 王海波 摄

  白沙片区的打造方向是“共同致富奔小康、宜居宜游新农村”。依托白沙集体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美、村民生活富裕、现代农业发达的优势,引领片区内村庄改善生态、发展集体经济,打造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光游紧密结合的美丽乡村。

  磁山片区的打造方向是“传承磁二精神,续写磁山文明”。依托磁山文化、磁山工业集群和磁二共同致富经验,建设传承文明、共同富裕的磁山文化小镇。

  兰村片区的打造方向是“依托村企共建,培树特色小镇”。依托兰村周边企业与村庄和谐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经验,建设兰村美食小镇、小屯教育小镇、泉上商贸小镇等节点,创建村企共建、文化助推、商贸助力的美丽乡村。

  洺湖片区的打造方向是“洺湖休闲湿地,滨水宜居新城”。依托店子古城、洺湖湿地,打造战国古镇与环湿地景观相融的美丽乡村。

武安市贺家村正在精心打造美丽乡村。 王海波 摄

  因地制宜,建美丽乡村的“三种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政府重点是引导、助力。在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模式上,武安市因地制宜推行了三种模式。

  政府主导示范建设。对一些经济条件差但紧邻旅游景区,通过帮助建设,能够打造成旅游专业村或旅游服务专业村的西部山区农村,由市美开公司采取EPC模式,直接投资建设,如正在建设的太行长寿川、朝阳沟、白沙三个片区的11个村,目前经秦森公司初步估算已完成建设投资6100万元,完成街巷硬化、给排水设施、文化活动设施、业态打造等项目70个,11个的村面貌都有了极大改善,旅游服务业也正在形成,建设的平调落子博物馆、戏曲茶舍、传统布房、农家乐示范户等旅游服务设施都基本建成,其它几个村的旅游服务设施将在下一步的建设中重点打造。

  政府助力自主建设。对一些平区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武安市将通过美开公司进行帮建个别基础设施项目(如:硬化、亮化、给排水设施建设等)的形式助力建设,原则上是“多干多帮,少干少帮、不干不帮”,目前各乡镇都结合实际,安排3至4个村开展了自主建设,示范引领本乡镇美丽乡村工作推进,上半年乡镇上报已完成投资1.6亿,完成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13个。

  村企合作共同创建。对一些旅游资源十分好的乡村,通过招商,吸引企业投资建设,合作开发旅游项目,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如伯延古镇,已经与河北巨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建设合同,巨星公司投资的古镇主要旅游服务项目停车场和游客接待中心已经开始动工建设。

  武安市楼上村梨园祈福广场脸谱墙。 王海波 摄

  通过上述三种模式推进建设,武安市已启动建设的87个村,都按照河北省、邯郸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大力推进“四美五改”,逐步完善农村服务功能,全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据统计,武安市目前87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民居改造专项行动,按照山区石头房、古村砖瓦房、新村水泥瓷砖房三种类别改造墙体5600多平方米。在垃圾处理方面,该市502个村实行了村内环卫公司清扫——乡镇(或市环卫公司)收集——市级转运——新清成公司回收再利用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乡村文化建设专项行动,建设文化广场19620平米,美化墙体11万平米、整修新建村委会5个……

关键词:美丽乡村,引智借力,因地制宜

责任编辑:张秀娟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