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长城数读】
河北小微工业企业调结构促转型提质增效
长城网10月12日讯(记者 张秀娟)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各项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稳中有进。 图1:2012-2016年增加值变化情况(亿元) 主动适应新常态,总体发展稳中有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发展增速换档,河北小微工业增速也出现调整,在此背景下,河北各级政府主动适应,有所作为,积极采取措施,精准发力,努力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小微工业总体上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2-2016年小微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增加值在全国位次前移,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实现了新常态下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不断发展。 总量小幅波动,居全国位次前移。从2012-2016年期间的年度变化看,全省小微工业增加值总量经过了一个小幅波动的过程,在2014年达到峰值2501.27亿元,2015年为谷值2102亿元,期间波动幅度不大,2016年较2015年增长1.8%。虽然小微工业增加值有小幅波动,但总体来看较为平稳,2012-2016年小微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保持在15.5%-17.5%之间,变动幅度不大。从全国情况看,我省小微工业发展状况好于其他省份,主要体现在总量的排位上,2012年河北小微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全国居第6位,排名在浙江、广东、江苏、河南、山东之后,到2016年超越河南与山东两省,位居全国第4位。 图2:2012-2016年小微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 企业数量增多,提质增效实力增强。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带动,小微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16年全省小微工业企业达6.79万家,较2012年增加10.8%,年均增长2.6%。2016年末,小微工业企业资产总计为2633.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较2012年末增长43.2%,年均增长9.4%。2016年小微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小微工业的42.6%,较2012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人均创造产值23.83万元,比2012年增加了4.35万元,增长了22.3%,年均增长5.2%。单位劳动产出的上升体现出企业提质增效的进展。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从行业门类来看,采矿业比重降低,制造业比重升高。2012-2016年,采矿业占全部小微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下降了4.3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值比重进一步上升了2.8个百分点,小微工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逐步下降。 从行业大类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新兴行业比重上升。2012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五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值比重为33.7%,2016年下降为16.4%,下降了17.3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四个技术型行业的产值比重由20.3%上升至31.7%,提高了11.4个百分点。 从利润增长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利润增长较快。2016年创造利润最多的两个行业为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17.65亿元和12.08亿元,占全省利润总额的15.5%和10.6%。与2012年相比,利润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金属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均为技术密集型行业。 装备制造业成为发展新动能。2016年全省小微装备制造业企业3.09万家,较2012年增加了1.12万家,占全部小微工业企业的39.1%,比2012年提高7.0个百分点。2016年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部小微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0.2%,较2012年提高6.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较快,2012年以来,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1.3%及10.6%。 节能降耗成效显现。2016年小微工业企业电力消费为62.59亿千瓦时,较2012年下降了18.8%;每万元产值能耗为291.2千瓦时,较2012年下降8.8%。2012-2016年工业电力消费下降较多的行业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以及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幅度均在50%以上。 扶持政策力度加大,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小微工业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税收优惠进一步扩大,企业税费下降。随着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范围不断扩大,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进一步减轻。2016年小微工业企业税金总额为68.49亿元,较2012年下降66.7%。据2012至2015连续四年对全省小微工业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享受到减半征收所得税政策的企业由2012年的6.9%提高到22.2%,惠及面扩大了15.3个百分点。 金融扶持加强,融资难问题缓解。问卷调查显示,2012年12.7%的企业认为融资难制约企业发展,是企业面临的第三大突出问题,而2016年仅有4.4%的企业认为融资难,较2012年下降了8.3个百分点,融资难问题已不再是企业面临的三大紧迫问题之一。 国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扶持政策带动了民间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企业融资渠道拓宽,融资能力增强。据对样本企业融资渠道的问卷调查显示:2015年约有1/5的企业进行过融资,融资渠道包括银行借款、向个人借款、向企业借款、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等多种方式。其中3/4的企业选择了银行贷款之外的其他融资渠道。 银行融资环境改善,利息及费用率下调。2012-2014年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年利息及费用率基本维持在7.0%之上,2015年开始有所下降,2016年银行贷款年利息及费用率为5.3%,较2012年约下降了1.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银行融资成本降低。 财税扶持加力,企业负担减轻。在财政支出方面,自2004年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来,专项资金规模逐年扩大,支持的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小微企业免征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据问卷调查显示:享受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的企业在2012年为1.5%,2016年提高到3.7%,提高了2.2个百分点。 大众创业载体功能强化,吸纳就业作用明显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市场新生力量,小微工业企业因其投资小、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特别是2013年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营商环境改善,进一步激发了民众创业创新热潮。据2014年对547户新设立小微工业企业调查显示:92.5%的企业为主动创业,约七成为首次创业,其中大学生创业的占10.7%。 小微企业尽管其规模不大,但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就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小微工业吸纳就业245.89万人,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 |
关键词:小微工业,稳增长,促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