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忠诚担当抓落实】唐山市截瘫疗养院
永远是截瘫伤员们最温暖的家

来源: 长城新媒体   作者:吴新光 张光明 杨雨熹 
2017-12-22 15:27:44
分享:

  长城新媒体12月22日讯(记者 吴新光 张光明 杨雨熹)“就像扑面而来的一股春风,顷刻间就吹绿了广袤的大地。更像是一场绵绵的春雨,点点滴滴滋润在百姓的心头。啊,十九大,你是中华民族又一轮冲锋奋进的号角……”

  12月8日,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第三疗养病区活动室里,因地震伤害截瘫的杨玉芳、高志宏夫妇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的新作《春风化雨绽春蕾》。正午明媚的阳光洒进屋里,暖意融融。

杨玉芳、高志宏夫妇朗诵诗歌新作《春风化雨绽春蕾》。 记者 吴新光 摄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看望慰问截瘫伤员时,与杨玉芳、高志宏夫妇亲切交谈。夫妻二人向总书记深情朗诵了一首原创诗歌《见了你们格外亲》,歌颂当年解放军抗震救灾的英勇事迹。总书记称赞他们乐观上进、事迹感人,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时间虽然过去了一年多,杨玉芳、高志宏夫妇俩回忆起向总书记赠送自己小说和诗歌集那一幕时,仍感慨万千:“总书记特别平易近人,直到现在,我们好像还沉浸在那种幸福快乐当中。”

  “一年多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现在残疾人的社会地位高了,社会各界关心残疾人的多了。总书记勉励我们说,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虽然现在衣食无忧,日常起居有人照顾,生活足够幸福,但残疾人也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活出更精彩的人生。”杨玉芳说。

  党的十九大之后,截瘫伤员自发组织了一支文艺队,目前有六七个人,大伙在一起唱歌、拉二胡、朗诵诗歌。每天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已经成为杨玉芳、高志宏夫妻二人的习惯。除此之外,杨玉芳每天上午都要去唐山百货大楼前为市民配钥匙,几乎雷打不动,努力让自己融入社会、自食其力。高志宏开始学习用毛线织“苹果”,并把这些毛线“苹果”拿去义卖,义卖的善款捐给更困难的人。织毛线“苹果”时间长了,高志宏的右手食指已经有些骨质增生。

  “这两天不织了,歇歇。”高志宏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柔的笑容。采访中,记者观察到,妻子高志宏不时与丈夫杨玉芳深情对视,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令人动容。

  杨玉芳告诉记者,他有三大愿望:一是出版一部长篇小说,二是建军90周年歌颂解放军全国诗歌征文大赛,唐山赛区获奖去北京参加决赛,三是剧本搬上大银幕。到目前,前两个愿望已经实现了。

  41年前的那场地震,给震后的唐山留下3817名截瘫伤员。1979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唐山市截瘫疗养院。1981年5月,开始收治第一批伤员。截至目前,仍有120名截瘫伤员在这里休养。

  在第三疗养病区三室生活居住的王连顺,今年已经72岁,精神矍铄。利用自己改造的床上的铁栏杆、布绳的辅助,老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可以灵活自如地从床上挪到电动轮椅车里。“作为截瘫伤员来说,首先心态要好,要多学些自理的本领。”王连顺说。

  同老人聊天时,“天宫、蛟龙、天眼、高铁”这些新名词不时从老人嘴里蹦出。老人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从电视上看到中国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

  “医护人员知道我喜欢养花,特意给我买了几盆。”王连顺说,天气暖和时,经常去附近看看逛逛,现在天冷了,就在疗养院里活动活动。截瘫伤员之间经常交流,医护人员对我们的生活照顾得也都挺好的。

赵爱雨护士为王连顺老人发药,并与他拉家常。 记者 吴新光 摄

  12月8日上午,正好赶上赵爱雨护士来发药,王连顺忙将赵护士的情况向记者做了介绍。“别的地儿,医护人员和病人是医患关系,在我们这里是亲人关系,生活居住在这里,无忧无虑,舒心幸福!”王连顺老人高兴地说。

  去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仔细嘱咐医护人员:“大爱无疆,医者仁心,医护人员要树立把伤残人当亲人的思想,为伤残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我们一定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尽职尽责照顾好截瘫伤员,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第二疗养病区护士长郑祖莹说,现在二病区失能老人比较多,需要24小时有人陪伴。医护人员每2小时为他们翻一次身,还要负责治疗、喂饭、喂水果、洗澡、处理大小便。由于磨损比较大,他们的枕套一周换一次,床单两周换一次。

  郑祖莹告诉记者,地震截瘫伤员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病开始增多,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断加强医疗技能的培训学习,更加精心地照顾他们的生活。为防治肘关节等老年病,需要他们加强预防性锻炼。

  殷殷叮嘱、牢记在心。一年多来,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更加用心。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介绍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的规划蓝图。 记者 吴新光 摄

  为每个房间安装空调,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增设棋牌室和乒乓球室,伤员可以随时聚在一起聊天娱乐;添置免费WiFi,并将平板电脑作为元旦礼物,发给每名截瘫伤员,使他们躺在床上就能用平板电脑、手机免费上网,足不出户了解天下事,促进身心健康;新购置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提高检验水平;改进食堂设施,提供无障碍就餐环境,改善菜品种类,增加菜肴品种;抽调专人陪同患病截瘫民政对象到外院就诊,为其跑办住院手续,24小时陪护,并送上护理补贴金……

  “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让这些截瘫伤员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疗养院到今年已经走过了36年,它将永远是截瘫伤员们最温暖的家。”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嘱托,一直激励着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

  为解决全市困难群众养老的现实问题,改善截瘫病人、优抚人员等民政对象的疗养康复条件,一所集截瘫疗养康复、老年病治疗、精神病康复、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将拔地而起。

 

即将落成的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记者 吴新光 摄

  据了解,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于2017年7月初正式开工,力争2018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6.7亿元,占地200亩,设计床位4000张,其中项目一期投资1.7亿元,占地5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000张,将分别为截瘫疗养康复、老年病治疗、精神病康复(民政对象)、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养老服务等使用。

  “这种大型综合类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在全国都属于首创。我们盼望总书记能早日到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这个截瘫伤员新家去看看。”杨震生的话道出了疗养院所有截瘫伤员及医护人员的心声。

关键词:截瘫疗养院,医护人员,嘱托责任编辑:吴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