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结业汇报表演现场。记者 张铮 摄
长城新媒体石家庄12月26日讯(记者 张铮 王莹)12月25日,由文化部非遗司、教育部高教司主办,河北省文化厅承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执行的2017年河北省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圆满结业。来自省内各地戏曲剧团的非遗传承人和骨干演员等40余名学员通过戏曲专业学习培训班,在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方面得到很大提升,增强了地方戏曲非遗剧种传承活力。
据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庞彦强介绍,为促进非遗传统表演艺术类项目中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文化部非遗司启动了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传承人群的研培试点工作。此次研培班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成为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试点院校。受文化部非遗司委托,在河北省文化厅的支持与指导下,举办了为期38天的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研培班40名学员来自全省28个院团单位,涵盖了河北省19个非遗剧种,涵盖河北梆子、丝弦、哈哈腔、评剧、平调落子、四股弦、张家口二人台、乱弹等剧种。从11月20日开班以来,培训班经过一个多月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采取基础课和拓展课、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和戏曲专业基础能力为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考察观摩、创作研讨等教学形式帮助基层剧团传承人提高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社教部负责人宋萍介绍,此次培训得到了河北省文化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厅党组书记王离湘亲自为学员们讲授了“关于中华戏曲文化传承发展基本思路和建设路径的思考”;省文化厅公文非遗处除对课程和培训组织全程指导外,也承担了非遗版块的部分授课。学院成立了由院长庞彦强担任组长的研培项目组,还邀请省内外众多传统戏曲国家级传承人、艺术名家、高校及艺术研究院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坚持因材施教、问题导向、案例教学,注重理实一体,增强研培实效。如国内知名专家如傅瑾、胡芝风,著名表演艺术家田春鸟、雷保春、张慧敏、田甬、彭蕙蘅等为学员授课;同时还邀请了省内的诸多行业专家,如刘仲武、李石条、刘兴会、李宪法等作为授课教师。
哈哈腔80后演员户杰、梁巧娜演出《王小打鸟》选段。记者 张铮 摄
“戏曲基本美学特征”、“戏曲演员艺术素养”、“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与创新”、“角色创作”、“河北省地方戏曲非遗剧种发展历史”、“剧目体验”、“戏曲发声”……这些专业又实用的课程深深吸引着学员。来自邯郸武安的周苏霞、李艳云是传统地方戏剧平调、落子的市级非遗传承人,长期工作在基层。他们表示,通过这次培训班与戏曲名家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受益匪浅,在理论、身法、唱腔等几方面有很大提升,回去以后不仅要把学到的精髓带到剧团,还要带到中小学校和社区,把非遗的成果不断扩大,在承上启下中尽到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