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敏
衡量一个产业是不是有前途,标准至少有三个:产品好不好卖,利润够不够高,政策是不是支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门槛较低的“大路货”越来越不好卖了,一是因为需求发生了“上移”,越来越多的“获得感”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了条件,更高品质的消费体验成为人们的追求,二是市场竞争激烈;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利润低到“不好意思说”的地步;有些行业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受到政策打压。
怎么办?唯有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去产能,基础在破,关键在立”。
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近日,河北省通过《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选择10个领域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跃升。
应该说,这一决策,对河北省的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过去,河北省最大的产业是钢铁业,近些年,装备制造业逐渐拔得头筹,但产业层次比较低,主要集中在重化工领域,现在,将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全省的产业布局无疑将会发生重大转变。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北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以大数据产业为例,廊坊的大数据已跻身全国重点工程,张北的云计算投资也有相当规模。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实现了10.8%的较快增长,超过规模以上工业7.1个百分点。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北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不说和先进国家相比,即使在京津冀经济圈中,河北的传统产业占比也是比较大的。2017年前三季度, 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7.6%,比上半年有所提高,但相较于战略新兴产业在很多省份占工业比重高达3成左右的状况,比重仍然偏低。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北有环京津的地理优势。京津两地是科技、人才等多种资源的聚集地,一旦形成良好的对接、联动局面,将对河北乃至京津、全国的相关产业起到促进、带动作用。
新兴产业的市场不只在省内,也不只在京津冀,而在全国甚至全球,既然如此,面临的竞争可能也会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各地有各地的优势,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做大,真正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需要思想统一、知己知彼、集中优势、错位竞争。
机遇稍纵即逝,“眼光”决定未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全省一盘棋的思想,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项目、人才等方面,要放眼全国甚至全球,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在选择项目方面,要瞄准前沿、着眼长远,洞察发展趋势,发现潜在机会;工作中,要以坚定的决心、积极的态度、开放的思路、创新的思维精心谋划、努力推进,真正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引领河北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