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2月8日讯(记者 商棠 刘延丽)2月8日,由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及河北教育出版社、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的《中山篆书法篆刻全国邀请展作品集》出版座谈会在石家庄市汇文大厦举行,省内外30多位中山国文化和中山篆研究者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河北省中山国研究会会长张志平,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刘金凯等向省、市、县图书馆及中山国遗址管理处赠送了《中山篆书法篆刻全国邀请展作品集》。
《中山篆书法篆刻全国邀请展作品集》收录了国外300多位书法篆刻家的中山篆作品,作者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9岁,是国内第一部中山篆书法作品专辑。中山篆来源于战国“中山三器”器身铭文。“中山三器”是中山王铁足大铜鼎、夔龙饰刻铭方壶、胤嗣刻铭铜圆壶的统称,出土于河北平山三汲的中山王厝墓。
张志平说,“中山三器”以其历史文献价值之高、刻制铭篇之长、器物制作之精创下三个世间之最。一是历史文献价值高。铭文中承载着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填补了史书文献之不足。不仅直接让考古工作者能推断出王墓以及器物制作的准确年代,还使我们明确得知当时中山国至少有文、武、桓、成、厝共五代国君。二是刻制铭文长。三器铭文总和为1101字,其中大鼎铭文有469字,仅次于毛公鼎,创下战国时期的青铜长铭之最。三是器物制作精。除了器物造型优美及铸造精良外,其铭文整体风格端庄华丽,不仅是青铜器刻铭之绝品,更是非常独特的书法艺术体,被当今称之为“中山篆”,具有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刘金凯说,中山篆比小篆早近百年,字形修长优美、圆润流畅、横平竖直、笔画挺秀,书体风格与此前的甲骨文、金文,此后的小篆等皆大异其趣,是中国书法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2017年9月16日,为期一周的“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在石家庄开幕,展览以弘扬中山国文化为宗旨,以传承中山篆书法篆刻艺术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