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在石家庄开幕
——让沉睡两千多年的古中山文字焕发青春

来源:长城网 作者:商棠 刘延丽 2017-09-16 11:59:4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开幕式。记者 刘延丽 摄

  长城网9月16日讯(记者 商棠 刘延丽)让沉睡两千多年的古中山文字焕发青春。9月16日,为期一周的“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特邀书法家、篆刻家,来自省会的书法篆刻家及河北师范大学师生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共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刘金凯主持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开幕式。记者 商棠 摄

  中山篆来源于“中山三器”器身铭文。“中山三器”是中山王铁足大铜鼎、夔龙饰刻铭方壶、胤嗣刻铭铜圆壶的统称,出土于河北平山三汲的中山王厝墓。铭文字形修长、横平竖直、笔画挺秀,整体风格端庄华丽,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书法艺术体。除此之外,铭文也填补了历史空白,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河北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平致辞。记者 刘延丽 摄

  本次展览以弘扬中山国文化为宗旨,以传承中山篆书法篆刻艺术为主题,以追求“高端、精品、学术”为目标。展览筹备历时六个月。来自中国大陆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台湾地区,日本的共328位书法篆刻家参加了活动。入选书法作品123幅,篆刻212方,参展作品还有青铜、木雕、刺绣等多种表现形式。参展者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9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

    河北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平(左一)和人民日报编委、海外版总编辑王树成(左二)等嘉宾参观展览。记者 商棠 摄
嘉宾签到。记者 商棠 摄
 
著名考古学家张守中先生(右)参观展览。记者 商棠 摄
观众参观展览。记者 刘延丽 摄

  开幕式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协主席刘金凯主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发来贺信。

  链接:

  中山国

  中山国是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诸侯国,发源于陕西,经山西迁至河北中南部。中山国春秋始立,战国中期迁都灵寿(今平山县三汲村一带),达到极盛,成为七雄之外最为强盛的“千乘之国”,并有“战国第八雄”一说。中山存国200余年,曾三次崛起,三次灭国,先后被晋、魏、赵所灭,在大国的夹缝中顽强生存。中山曾同时南战于赵国,北战于燕国,并取得胜利。公元前323年,中山与魏、赵、韩、燕等“万乘之国”共同称王,盛名威扬。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平山县三汲乡一带开展田野发掘。中山王族墓和灵寿古城遗址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揭示出2000多年前战国中山的历史、经济、军事、文化面貌,是20世纪中国的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些文物不但在国内广泛展出,而且还远赴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埃及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一时轰动世界,震惊中外,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日渐呈现。

  中山篆

  中山篆来源于“中山三器”器身铭文。在众多出土文物中,尤以“中山三器”最为引人注目,它们是中山王铁足大铜鼎、夔龙饰刻铭方壶、胤嗣刻铭铜圆壶,出土于河北平山三汲的中山王厝墓。“中山三器”以其历史文献价值之高、刻制铭篇之长、器物制作之精创下三个世间之最:一是历史文献价值高。铭文中承载着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填补了史书文献之不足。不仅直接让考古工作者能推断出王墓以及器物制作的准确年代,还使我们明确得知当时中山国至少有文、武、桓、成、厝共五代国君。二是刻制铭文长。三器铭文总和为1101字,其中大鼎铭文有469字,仅次于毛公鼎,创下战国时期的青铜长铭之最。三是器物制作精。除了器物造型优美及铸造精良外,其铭文字形修长、横平竖直、笔画挺秀,整体风格端庄华丽,不仅是青铜器刻铭之绝品,更是非常独特的书法艺术体,被当今称之为“中山篆”,具有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展览,中山篆,书法

责任编辑:商棠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