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河北沧州。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静静的流淌;同一天,在运河的起点北京,中央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希望能引进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项目,落户沧州,这一提议引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关注。
产业发展,关系国家命脉和百姓民生。如何进行合理产业布局,总书记一直进行深入的思考。
他强调,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从北京、天津、河北现有结构看,如果各自封闭调整只会是小循环,加重分布不均衡问题。但若能搞好大挪移,做到互通有无、有效互补,对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要在更高层面整合京津冀产业发展,合理安排三地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分工。可以考虑,把北京现有高端制造业的制造环节,其他制造业的整个产业链要转移到天津、河北,北京的部分产业发展功能,疏解到天津、河北。
总书记的谆谆话语,犹如拨云见日、引航定向。很快北京现代第四工厂项目落户沧州,运河古城迎来全新嬗变。仅三年多时间,京津地区总计12716个项目被引进河北,资金总量突破一万亿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擎,迈向伟大复兴之路的中国,在新常态形势下坚定前行。
【同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晓江】北京在过去的若干年发展当中,实际上是存在着发展理念上误区的,他吸纳了过多的,从我们世界范围来看,都不应该聚集在首都和这样最重要的中心城市的,一些职能集中到了北京,那么疏解的过程,或者说反聚集的过程,实际上本身就给天津,给河北带来了新的发展的机遇。
2017年12月24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刚刚两个月,河北召开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定不移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
省委书记王东峰在讲话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扭住重点不放松,创新竟进破难题,切实把重大历史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由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畿大省河北将举全省之力办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好北京冬奥会”三件大事,推动重大战略在河北落地落实,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2017年年终岁尾,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迎来了第78家北京药企,总投资225亿元,占北京原料药产业的70%。一个新兴医药产业城正迅速崛起。
成果来之不易。三年多前的2014年秋天,北京市经信委牵头组织了一场遴选会,让医药企业自己投票决定转移地,沧州最终胜出,但喜忧参半。
喜的是生物医药的价值往往是以公斤甚至以克计,不单是附加值高而且排放低;忧的是医药行业实行属地管理,药企必须在注册地生产、接受监管,跨地域生产必须重新进行药品注册,周期十分漫长。
【同期:沧州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国栋】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一定要落到实处,取信于企业。现在有一种现象,很多地方招商的时候出来很多政策,到最后哪条也不兑现,最后让这些企业很失望。所以我们必须吸取这些地方的教训,我们得建立诚信管委会,诚信园区。
经多方协调,经国家食药监总局同意,生物医药产业园进行机制创新,在全国首开异地延伸监管的先河。入驻的北京药企依然保持北京身份,由北京食药监部门实施许可和认证,并负责日常监管。简单说,就是河北生产“北京药”。
由此,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向河北转移的最大亮点“批量落户”悄然形成。根据最新规划,到2020年,这里将承接北京药企达到100家,完成投资500亿元,产值1000亿元,沧州乃至河北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作用已不能用数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