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幸福的奋斗者】邱县杨秀萍:编织精彩人生的“纺织工匠”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韩毅 
2018-03-23 17:44:00
分享:

  长城网邯郸3月22日讯(记者 韩毅 通讯员 霍飞飞 刘龙)在常年高温、机器轰鸣的车间里,日夜穿梭于“经纬”线之间,不停地重复一个简单机械的动作……邱县42岁的杨秀萍,从纺织工一路走到市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她用19年不停奋斗的“工匠精神”,编织出一场属于纺织工的精彩人生。

  大学毕业回乡当纺织工

  1999年,大学文秘专业毕业的杨秀萍,放弃外地企业优厚待遇,选择回到家乡邱县就业。在县里合众纺织有限公司,当了一名车间纺织工,这一当就是19年。

  “没有想去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想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杨秀萍略带羞涩的笑容里,流露出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

  杨秀萍出生于邱县新马头镇雨庄村,上有三个哥哥,父母都是村里普通的农民。自小耳濡目染了父母勤劳善良的传统,杨秀萍也养成了踏实稳重、勤奋尽责的性格。

  父母尚在,儿不远行。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杨秀萍最终选择留在父母身边。大学毕业后,她没有犹豫,直接回到家乡邱县,在县里人事部门的推荐下,入职邱县合众纺织有限公司,当起了一名车间纺织工。

  “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要干好!”

  1999年9月20日,这一天,杨秀萍永远也忘不了。因为这是她穿上工装、走进车间、开始从事纺织工作的第一天。听着车间富有节奏的机器轰鸣声,看着整齐有序的丝线来回穿梭在机器之间,杨秀萍觉得这一切很伟大。

高温工作环境下的杨秀萍。霍飞飞供图

  “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要干好!”杨秀萍坦言,初入岗位,车间高达40度的车间温度,让她难以承受,但是强烈的责任心要求自己必须立足岗位,尽职尽责。

  络筒,是杨秀萍走进车间接手的第一项工作,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的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这是织前准备的第一道工序,这道工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纱线后道工序中断头次数的多少。

  为保证质量,杨秀萍首先以最快的时间适应了车间的高温环境,然后开始机械式的操作练习。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每天下班后还要坚持练习半小时,有时腿脚发麻了,她仍然坚持。经过不断的琢磨学习,杨秀萍熟练完成了络筒技术,并成功做到“稳、准、轻、快”,成为公司车间工人中的后起之秀。

  一年后,脱颖而出的杨秀萍被公司安排到人事部。主管公司人事招聘和管理工作的她并没有离开车间,而且还不断创新措施,提高公司效益。在公司原有体制基础上,杨秀萍独创了“揩2换1”的设备清洁工作法,降低了用工人数,每年还为公司直接增加10余吨棉纱量,减少公司开支5万余元。同时,棉条不均匀率从0.5降到0.3以内,直接提高了全公司的纺纱效率。

2017年杨秀萍作为邯郸市人大代表出席市“两会”。霍飞飞供图

  2015年,杨秀萍荣升为车间主任,多次获得公司“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巾帼标兵”等称号。2016年,杨秀萍荣获“邯郸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7年成功当选邯郸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传达基层声音,为工友代言

  “第一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心情非常激动,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回忆起当时当选人大代表的情景,留给杨秀萍最多的印象是紧张。

  管理车间里的千头万绪杨秀萍已经游刃有余,但作为基层一线工人,在大会上说些什么?提什么建议?她一时无法给定答案。

  为了更好地把基层声音带上两会,她一有时间就把身边的同事、车间的工人召集在一起,了解工人亟待改善的问题,倾听工友们急需解决的难题,了解他们最关心的话题。“我一定要代表工人的心声,为工人纳言献策。”

  经过深入调研,杨秀萍在邯郸市两会上提出了“增加工人劳动防范意识”、“建立技术工人档案”等建议,得到代表们一致认可和赞赏。

  “现在工厂几乎都投入大机器运转,技术工人必须要有较高的劳动防范意识,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从多年的现场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安全工作,就是要不断的提高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劳动防范意识。”杨秀萍说,“还有考虑到很多工人流动到新的岗位上,他们会作为新人重新开始,建立技术工人档案,这与他们工龄密切相关。”她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

  “我是一名纺织工,只要我们爱岗敬业,纺织行业一样可以书写精彩人生!”杨秀萍说。

关键词:邱县,工人,纺织责任编辑: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