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五一特别报道】申晓雪 “首席车工”花独秀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祝钦 张志刚 
2018-04-29 17:12:19
分享: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劳动模范申晓雪正在认真工作。河北港口集团供图

申晓雪正在和工友们认真研究探讨技术问题。河北港口集团供图

申晓雪正在教年轻工友学技术。河北港口集团供图

     长城网4月29日讯(记者 张祝钦 通讯员 张志刚)作为河北港口集团唯一的女车工技师,申晓雪在集团技术比赛中多次获得车工项目第一名,并荣获“首席车工”称号。

    人物档案:申晓雪,女,47岁,中共党员,车工高级技师,大专学历。1988年12月进入河北港口集团港口机械公司制造二部,从事车工工作至今。曾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秦皇岛市劳动模范。201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坚守车工岗位勇毅向前

  车工这一行,女性与男性相比在体力、精力上不占优势。申晓雪一路走来,饱含着辛劳与汗水。申晓雪的手上、脸上、脖子、胸前有很多小伤疤,都是车活时铁屑飞溅留下的烙印。车工活很累很苦,机加工的零配件原材都是粗糙的铁毛坯,一天下来,经常是腰酸腿疼腹痛。原来车间里也有几名女车工,大都调离了岗位,但申晓雪仍然坚守在车工岗位上,勇毅前行。

  “车工的眼睛就是尺、用手捏起铁屑就知晓了火候。”申晓雪说,有时候“车工更多的是靠经验。”早在2004年时,公司承担了全国重点建设项目煤四期扩容部分皮带机制造任务,机加工工作量非常大。申晓雪和所有人一样,放弃了休息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加工一批上千个轴承座的时候,申晓雪大胆采用三爪卡盘以圆孔定心、横向进刀的方法,防止断续切削,既满足了加工精度,又增加了加工稳定性,提高工效三倍以上,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独立编程的数控操作人

  后来,公司引进的数控机床设备,由于没人会编程,使用率极低,在困难面前不服输的韧劲,使申晓雪生出一股强烈的征服欲,白天在数控机床上摸索,看说明查资料,夜晚捧起买来的大量书籍“啃”读。经过三年的努力,2009年,申晓雪不仅获得了河北师大和秦港联办的数控专业大专文凭,还成为公司第一个能够独立编程的数控操作人。

  数控车床的使用,大大提升了高难度、高精度配件的加工质量和速度,使数控机床的先进性真正融合到现代化港口机械设备的修造之中。当申晓雪碰到用数控机床加工封闭蜗杆这一数控难题,她又一头扎了进去。半年时光的编程,使她身心俱疲:变速难、命令难、计算难“三难”一直让她举步维艰。她没有气馁,翻过多少遍书上的专业知识,终于让她思路顿开:上千个走刀动作,何不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将数据带进程序中,用数字和字母符号语言发出命令呢?效果令人惊奇:每把刀具在接口处都过渡得非常准确,创新解决了因成型刀具接触面积大而光洁度差的问题,为卸车机制造的顺利进行解决了技术难题。

  一次,加工500个不锈钢T26×6长螺母。螺母的内径小,螺距却较大。申晓雪回忆:“这属于难以加工的产品。平时很少干这种材质的加长螺母。在走刀过程中,车刀会产生严重颤动,铁屑又不易排出,原有的螺纹加工命令在这个活上显得僵化,刀具损伤也非常严重。”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申晓雪发现了程序弱点,于是对原有的程序进行修改,采用分层切削,纵向偏移,同时加大进刀量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挤削”的难题。就是这么一点点精细改进,使得原先加工40到50个螺母就报废的刀头,提高到加工200个还可以使用,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成立创新工作室推出成果十余项

   2014年,申晓雪响应工会号召,带领本车间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职工,共同成立了“申晓雪创新工作室”。迄今为止,工作室推出创新成果十余项。

    Z9胀套是一种无键联结装置,主要应用在滚筒的轮毂与轴的连接和轴承的连接上,公司每年大约制造滚筒50台左右,最多一年曾为曹妃甸港生产240台,是公司定型产品,以往遇到生产,公司都是成批买进。申晓雪创新工作室的第一项成果就是Z9胀套加工工艺,经核算,每个胀套自行生产后,可为公司结余300多元。大螺距多头螺母刀杆的设计及车削工艺的改进项目,使用申晓雪设计的新型刀杆,解决了由于螺旋角的增大而刀头强度减弱的矛盾,同时配合工艺的改进,大大提高了此类活件生产效率,使加工大螺距多头螺母不再成为难题。申晓雪创新工作室还推出了《自动切割锯床除渣器》《镗床加长镗杆》《槽钢吊装专用工具》等创新成果,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难题。

    30年的车工生涯,让申晓雪在技术上已经百炼成钢。出色的工作业绩,使她还获得了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河北省巾帼标兵、燕赵百名优秀女性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港口集团,唯一,女车工技师责任编辑:张祝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