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郑久强 立足岗位争创一流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陈勇 张祝钦 
2018-05-08 21:26:36
分享:

  

河钢唐钢公司首席操作专家郑久强。陈勇供图

    长城网5月8日讯(通讯员 陈勇 记者 张祝钦)现任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首席操作专家的郑久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十大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郑久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坚守信念,持之以恒,炼钢炉前筑梦前行

  1989年,郑久强毕业于唐钢技校,分配到原一钢轧厂转炉车间。郑久强怀着对钢铁冶炼的无限热爱,靠一炉炉地“死盯”练就了目测炉温、误差不超过5摄氏度的“火眼金睛”。1993年,23岁的郑久强破格被提拔为炼钢炉长,成为河钢唐钢历史上最年轻的炼钢工。1999年,在8吨炼钢小转炉到150吨大转炉的技术升级中,郑久强成为了冶炼第一炉钢的第一人选。他每天凌晨2点睡6点起,带领炼钢小组学习操作技术参数、参与设备安装调试,在他和炼钢小组的精心操作下,150吨转炉第一炉合格钢水滚滚而出,河钢唐钢从此走进大转炉时代。2002年5月,郑久强代表河钢唐钢参加首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他在理论考试中力挫群雄,成绩超过了很多本科生、研究生选手。在实际操作中,他在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摘取了“全国炼钢状元”的桂冠,被称为“华夏第一炼钢工”。

  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做新时代钢铁先锋

  怀着对炼钢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企业的无限忠诚,郑久强始终不脱离生产一线,在炼钢炉前脚踏实地、勤奋进取。1995年,郑久强总结多年炼钢经验,创立了三计算、两控制、四观察的“三二四”炼钢法。1998年,经过潜心研究和探索,首创了低合金品种钢冶炼操作法,使该钢种冶炼正品率由过去的不足50%跃升为95%。在冶炼精品板材用钢研发过程中,他从提高转炉脱磷效率、保证转炉终点高拉碳入手,通过对1000多炉钢、每炉钢的10个关键控制跟踪分析,探索出了延长前期和末期吹炼时间、缩短中期冶炼时间的“两长一短高拉碳控制法”,使钢水洁净度显著提升,冶炼综合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年,郑久强成功摸索出“大渣量、低温度、全程化渣”冶炼法,在国内率先实现转炉一次成功冶炼气体保护焊丝钢,使吨钢生产成本下降了近50元。2007年,郑久强光荣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硬实力用数据说话

  2006年,郑久强所在厂党委成立了“郑久强炼钢创新工作室”。郑久强依托这一平台,先后摸索出双渣前期高效脱磷技术、快速倒渣技术、降低双渣倒渣过程中铁珠含量等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年创效益1300万元。工作室申报的“降低SGRS工艺倒渣中铁珠含量的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发明专利,被评为河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郑久强把延长炉况寿命作为重要课题,总结出“造渣、调渣、溅渣”先进操作法,使转炉炉龄由6000炉提高到17000多炉,进入到全国前三名,而且整个炉役不补炉,每年不仅可以节约1000多吨的补炉材料,还挤出100多小时的炼钢时间,每年多创效益2000多万元。目前工作室成员中已有4名省部级以上劳模,10多人次获得炼钢状元称号;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创新先进操作方法12项,申报职工岗位创新成果28项。

  郑久强参加工作28年来,把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逐步成长为全行业知名的操作专家和一线技术创新带头人,不仅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推动了转炉炼钢操作工艺改进和技术进步,而且带动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正能量和持久影响力的“久强效应”,以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久强精神”,展示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高尚情操、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河钢唐钢,首席,操作专家,郑久强责任编辑:张祝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