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大学“冀”】河北这十所高校校训铿锵有力 你最爱哪个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张晓静 
2018-06-12 18:43:07
分享:

  导语:那些年我们瞻仰过的名校校训,看一遍励志一遍!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寥寥数语间,承载了多少年轻时的梦想与奋斗!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气质的凝练表达,是办学理念和办学原则的集中概括,它既凝练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特色,又承载着与时俱进的校园精神……燕赵大地,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河北这些大学的校训你都知道吗?哪一款是你的最爱,随小编一起来看……

    ★★实事求是 笃学诚行——河北大学历久弥新的精神脊梁

  河北大学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选址天津。建校以来历经六次更名,直到1960年河北省委决定将学校改建为综合性的河北大学。2001年河北大学80年校庆时,在秉承原校训的基础上确定了新校训:“实事求是,笃学诚行”。

  即便是经历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学校工学、商学两科划归他校,1970年迁址保定后师资流失44%、实验仪器设备折损过半等困难,河大人依旧面对现实,积极开拓,埋首奋进。新中国成立后,河北大学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和400万伏静电加速器,创立了河北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出河北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笃学诚行”的科学态度,使河北大学走出了一条大学学研结合的道路。早在1940年,著名建筑学家张镈到校任教。在张镈的带领下,建筑系和土木系的毕业生开展了北京故宫中轴线古建实测,他们在脚手架上量取每个构件的实测资料,在栏杆平台上作每步实测,对御道雕刻写生留存并附以照片。全部工程历时3年半完成,得图360余张。这次工程测量翔实,绘制精准,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资料。

  “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校训不仅体现在教师为师重道上,也同样深植于学生做人做事之中。“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曾在河北大学任教的国学大师顾随先生的这句名言,一直支撑着河大“最美女孩”闫站月。2011年闫站月考上河北大学后,面对长期患病无人照顾的父亲,她毅然决定带着父亲上大学,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父亲。如今已经毕业的闫站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她对记者说:“校训深深启迪和影响着每一位河大人,给予了我们受益终身的财富。”

  一代代河大人披荆斩棘、自强不息,培育了“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校训传统,“博学、求真、惟恒、创新”的校风精神。这些精神符号涵盖了学识积累、科学精神、治学态度以及认知实践的丰富内涵,深刻体现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是河大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并随着时代脚步而历久弥新的精神脊梁。

    ★★崇德务实求是——河北农业大学质朴校训浸润学子

  十年校训百年积淀

   “太行山精神”一脉相承

  “2002年是百年校庆时确定校训的时间,2012年是邢台校友赠送校训石的时间。”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武宇清为记者解开了这个谜团。他说:“校训确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仅十几年,背后却是河北农大百年历史积淀。”曾经参与校训制定的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军云则深有感触地表示,“崇德、务实、求是”的六字校训,是对学校百年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引领,是河北农大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本质精神。

  河北农业大学前身为1902年建校的直隶农务学堂,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建校百年论证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河北农业大学的历史,是一部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史;是一部爱国为民、兴校育才的奋斗史;是一部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探索实践史。

  提起“太行山精神”,武宇清难掩骄傲。1979年,河北农业大学组织40余名教师带领100余名学生奔赴太行山区。“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来”,晚上睡觉没有床,师生们把苹果篓子扣过来架上块木板当成床。师生们把科技论文写在太行山区田地间,写到了农民的心坎上,给昔日贫困山村带去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宣部将师生们的精神肯定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

    ★★厚德博学求是——燕山大学校训抒写报国情怀

  厚德

  “厚德”出自《周易》。1914年梁启超先生应邀到清华讲演,题为“君子”,以《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梁先生说:“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及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曰盖惟有客人之量,处事接物,坦然无所芥蒂,然后得膺重任;当其名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此其所以厚也,此其所以为君子也。”可见“厚德”者宽容也。有宽容才有兼容,才有包容并蓄,才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有学术繁荣,在学术上才能结出丰盛的硕果,在师生员工中才能人才辈出。所以一人者,厚德才能成大才;一校者,厚德才能成名校。

  博学

  “博学”最早出自《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意思是说君子要学习广博的知识。面对丰富多彩的当今世界,“博学”对于人才者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学校分别为人文专业和理工专业学生开设理工类及人文类选修课,其目的正在于此。

  求是

  “求是”出自《汉书》。唐代学者颜师古曾解释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现代又将“求是”的意加以引伸为探求事物的规律性。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一文中说:“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应有贡献于学术。要用科学方法揭示传统学术的真相,在近代学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明。”大学不但要在教育上培养高等人才,且应在学术上有建树,在科技上有发明,为祖国的富强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贡献。

    ★★怀天下 求真知——河北师范大学校训背后的信仰与坚守

  “要我选择职业,我还是选择当老师。”当听到这句真情告白的时候,你会不会崇敬感油然而生?1986年,时年82岁的邓颖超在参加河北师范大学校庆80周年纪念大会时就曾这样深情地说,并将手中的鲜花献给自己的母校——河北师范大学。

  新校训中蕴含着百年的文化积淀

  徜徉在河北师范大学校园,不论是经过正门的北洋路,还是走过北门的顺天大道,都能看到镌刻着“怀天下求真知”的校训石,静立在校园的醒目位置。

  “河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用校训的精神力量去影响人、感染人。”据河北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宋书通介绍,河北师范大学的前身分别是建立于1902年的顺天府学堂和建立于1906年的北洋女师范学堂,时代的风云鼓荡,在这两所学校都有体现。民国以后,学校的特色开始显露,既注重“开智”,又注重“育人”,道德修养和智力立身构成了早期学校办学的理念,也构成了河北师范大学“怀天下求真知”校训精神文化脉流的源头。

  在河北师范大学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不同的文化脉流几经交融。1996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四校合并,组成今天的河北师范大学。不同阶段校训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思想却一直在传承——诚朴向学,知书明理,担当责任,兼济天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积淀,河北师范大学在2002年将“怀天下求真知”作为合并后的新河北师范大学的校训。

  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砥砺前行

  宋书通深情地说,“怀天下求真知”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怀天下”是河北师大的文化理想,旨在砥砺置身于这所学校的人,跳出小我,放开眼界,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求真知”则是对师生提出的科学文化上的要求,即“格物致知,探究真知”。

  “格物致知,探究真知”是校训精神在河北师大文化实践活动中的生动体现。1937年出生的孙大业院士至今仍活跃在师大的讲台上,他和他的细胞生物学团队,以探究真知的勇气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在全世界首先发现植物细胞外普遍存在重要的多肽信号分子钙调素,而且证明其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由此开创了植物质外体多肽信号研究的新领域。孙大业院士和他的团队既是一个献身科学事业的团队,又是一个不断践行校训精神的团队。

  河北师范大学的百年,名师荟萃,桃李芬芳,著名作家曹禺、萧乾,画家李苦禅,音乐家丁善德等都曾在该校执教。一百多年来,河北师范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名优秀人才,其中有老一辈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有学界名人梁漱溟、张申府,有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有著名作家王蒙,还有许绍发、蔡振华等著名运动员、教练员。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镌刻在河北师大的历史上。

  而今,阳光洒在校训石上,也洒在匆匆走过的莘莘学子身上,河北师大学子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不断砥砺前行!

    ★★勤慎公忠——河北工业大学校训塑造“报国魂”

  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东院内,一座三层小楼古色古香,河北工业大学校史馆就坐落在这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里。推开那扇有着81年历史的红漆木门,校训墙上,曾经的掌校魏元光先生亲笔题写的“勤慎公忠”四个金色大字分外醒目。

  “勤慎公忠”是河北工业大学百余年办学历程的基本遵循

  “校训对我创业具有导向作用,引领了公司文化制度的建立。”2008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的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坤宇对母校的校训牢记不忘,2013年张坤宇的公司营业收入达4.7亿元。

  “‘勤慎公忠’是河北工业大学百余年办学历程的基本遵循。”从事校史研究十余年的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原部长陈德第介绍说,1903年,“以发明工业为宗旨,以期为国而思,握实业界之霸权”的河北工业大学前身——北洋工艺学堂设立。8年后,17岁的魏元光考入该校,在心中悄然筑起“兴工富国”的梦想。1924年5月,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魏元光毅然回母校任教,并于1926年受荐开始掌校。掌校期间,他一直将“勤以治学,慎以立身,公以对人,忠以处事”的精神作为学校的育才典式,后又进一步解释为“勤者,辛勤劳动,刻苦钻研;慎者,精心作业,精心操作;公者,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忠者,热爱祖国,敬业尽职”。河北工业大学校名几经变化,但“勤慎公忠”的校训一脉传承,成为一代代师生“求知、树德、立业、报国”的思想根基。

  “勤慎公忠”意在向善重在践行,塑造工大人百年“报国魂”

  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北工业大学化工系任教授的杨裕民(杨十三)、任斋务课主任的洪麟阁位列其中。作为技术人才,杨裕民致力于造纸工业技术研究,首创芦苇制浆造纸,为中国开拓造纸工业新原料、新工艺作出了贡献。作为爱国志士,他与洪麟阁等带领爱国师生成立了“工字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策划并组织了著名的冀东大暴动。1938年10月,洪麟阁在天津蓟县与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年仅35岁。1939年7月,因重病积疴,杨裕民在转战中不幸去世,终年50岁。毛主席为其题写挽联:“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

  中国汽车和内燃机专家潘承孝是河北工业大学的又一骄傲。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顺心说,潘老在给学生留制图作业时,总是自己先画一张,以便知道画一张图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才要求学生按时交上作业。更多的工大师生默默践行“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他们勤奋探求的足迹遍布燕赵大地,不辍进取的身影活跃在祖国各地。

  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强对校训这样解读:“勤慎公忠”意在向善,重在践行,与现今倡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善行河北”的主题互通共融,一脉相承。

    ★★兴业尽责——河北科技大学校训涵养师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当冬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河北科技大学时,刻有“兴业尽责”校训的“校训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校园内的“时间广场”、“牧星湖”等景观一道,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1996年,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和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河北科技大学。2006年,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河北科技大学确定将“兴业尽责”作为校训。

  对于校训的内涵,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阐释道:“‘业’指学业、事业,‘兴’取兴旺、兴盛之意,‘兴业’是对师生价值取向的要求,激励师生常怀兴业之心、凝心聚力做大事;‘责’包括个人之责、家庭之责、学校之责、社会之责,‘尽’取尽心尽力之意,‘尽责’激励师生人人尽责、精益求精、永葆生机与活力。”

  河北科技大学邀请著名书法家旭宇先生来校题写校训,此后,“兴业尽责”四个大字便有了标准字体,并在校园景观、办公物品上广泛使用,使科大师生从熟知到悦纳、从悦纳到践行。

  “河北科技大学历史不长,但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兴业尽责’的校训和‘进取、协作、奉献’的科大精神,涵养着师生的归属感、责任心和事业心。”河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建功说。

  内化为师生不断前行的动力

  如今,“兴业尽责”的校训精神,已经成为河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浸润每一个科大人,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和不断前行的动力。

  河北科技大学教授刘守信去年入选了“巨人计划”第二批创新创业团队及领军人才,他在生物医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已整30年。“要兴业必须尽责,只有尽责才能兴业,两者互为辩证关系。”刘守信心中常怀兴业之志,和他的团队所研发的“化学合成联酶法D-对羟苯甘氨酸”等3项新技术先后三次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所研发的每一项技术都实现了产业化,累计新增产值约43.6亿元。

  “兴业尽责”的校训深深影响了一代代科大学子,激励他们兴家国之业,尽社会之责。该校毕业生杨庆轩31岁便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他乘坐“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到钓鱼岛附近执行海洋调查等科研任务时,面对某些国家的无理阻挠,强烈的责任感激励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学校举办的“校友大讲堂”上,他深情寄语学弟学妹:“青年强则国家强,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科大师生的心目中,“兴业尽责”早已转化为“再试一次,定会成功”的人生信念。自2009年首次参加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至今,河北科技大学航模协会共获得22块金牌。这22块金牌,是航模协会200余位师生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无数个“再试一次”积累而成的。

    ★★明德博学行方智圆——河北医科大学校训传百年校风

  十年传校训百年树校风

  时光追溯到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北洋医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高等院校,是河北医科大学的前身。1995年,由原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河北医科大学,并于2005年确立了“明德博学行方智圆”的校训。

  2012年,医大先后启动了“追寻成功校友的足迹”、“感受身边的榜样”两个系列座谈会,邀请数十位优秀校友到校与学生座谈,每次都吸引数百人参加,让学生更好地体悟了“明德博学行方智圆”的精神内涵。

  毕业生用生命诠释校训精神

  冬去春来,一代代医大人对校训的实践,远比字面的解读要丰富得多。在改革开放、思想转型的年代,河北医大人坚守着“明德博学行方智圆”这个做人为医的根本,诠释着他们的价值和价值观——

  河北医科大学97级毕业生李晓红生前是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英勇殉职。SARS袭来的时候,她没有逃避,坚守在岗位上连续奋战6天,救治患者。被SARS病毒感染后,她几次把转院治疗的机会让给别人。她还表示愿意接受治疗效果实验,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患者的生命。李晓红并非个例,还有被誉为“白求恩式好医生”的张笋、荣获全国“最美青工”称号的贾永青……他们都是用生命诠释“明德博学行方智圆”这一校训的优秀代表。

  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博士生蔡志刚曾十余次下乡义诊,并积极为当地村医开展学术讲座,讲授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20多年来,河北医科大学共组建送医下乡服务团队1200多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00余个,先后为14万群众提供了义诊、体检、咨询等服务,免费发放价值数十万元的药品。

  “好医德加好医术等于好医生。”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晓玲表示,为了提高学生的医术,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学校不但有一批学识渊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教授,还有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每20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严格管理课堂纪律及学生日常生活作息。在百度河北医科大学贴吧里,为医大学风、校风点赞的帖子比比皆是。

    ★★严谨为师、勤奋为学、诚信为人——河北经贸大学十年校训蕴含六十余载文化积淀

  时光追溯到1953年,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石家庄合作学校成立,后改名为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的前身由此诞生。“我们学校1995年由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和河北商业高等专业学校三所高校组建而成,我们称之为三源合流。”河北经贸大学校史馆主任李习华介绍说,三所院校当年虽然没有校训,但教育学生诚信经商、诚实做账的理念却一脉相承。

  在2004年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前,经广泛征集和商讨,河北经贸大学最终确定了“严谨为师、勤奋为学、诚信为人”的校训。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纪良纲详细解读了校训的内涵,“严谨为师”取自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应当以教授学生做人为己任,先正其身,严谨而为之;“勤奋为学”,学习之事不能容半点虚伪与骄傲之心;“诚信为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在纪良纲看来,“严谨为师、勤奋为学、诚信为人”的十二字校训,既是对如何做学问的要求,也是对如何做人的训诫。经过岁月的浸润与磨砺,十二字校训已成为经贸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

  校训精神照拂经贸人

  在河北经贸大学,“泡图书馆”已成为经贸学子的学习常态,设有7200多个阅览座位的图书馆常常“一座难求”。拥有19000多名在校生的北校区,日平均入馆量11000余人次。“每天早上7点半,门口已排起长长的队伍。”该校图书馆馆长吴国英说。

  “无信不立,无诚不行。”作为一所以培养财经类和管理类人才为主的高校,河北经贸大学将“诚信为人”列为校训之一。在河北经贸大学,主动提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蔚然成风。该校党委副书记马振远说,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恶意拖欠或逾期不还助学贷款的“赖账”事件。

    ★★慎思明辨,知行合一——石家庄铁道大学校训

  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系当时全军重点院校;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2010年3月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12月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局、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5年7月被教育部、国家铁路局、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共建高校;2016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校风优良学校秉承“慎思明辨,知行合一”的校训和“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学习风气浓厚,集体荣誉感强。近5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MCM)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挑战杯、创青春大赛等国际和国家级赛事中,荣获国际奖10余项,国家级奖32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学生申报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经获批国家级103项,省级263项。考研率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很多学生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涌现了全国见义勇为大学生杨之亚、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许法东、韩刘春、付世达、张玲芳等先进典型,为青年学生营造了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校团委先后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中国科协年会先进集体以及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河北省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达观博物——河北地质大学校训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国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

  作为新中国最早设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原地质部直属院校,学校始终以“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核心使命。秉承“达观博物”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历经60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逐渐形成了“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

  校训语出东晋郭璞《注山海经叙》,原文为:“非天下之至通,难与言山海之义矣。呜呼!达观博物之客,其鉴之哉。”

  作为校训,其含义主要是勉励师生:为学要高瞻远瞩,广智博识,见解通达,学伴终身;为人要胸襟博大,虚怀若谷,深明德义,淡泊名利。

    ★★新闻多一点

    注: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据人民网、河北日报、长城网、燕赵晚报等综合)

关键词:大学,校训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