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在河北省阜城县蒋坊乡王吕村麦田收割小麦。 新华社供图
长城网讯(记者 马德明)河北省今年的麦收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从6月5日到22日,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全省共投入10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和100多万台拖拉机、夏玉米播种机等农业机械适时作业,让农民辛苦种植的小麦颗粒归仓,让夏玉米及时播种。除此之外,今年的小麦机收跨区作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曾经农机部门主导的小麦机收跨区作业进一步走向市场主导。
农机具数量增加 跨区作业空间减小
“其实,这种变化几年前就开始了,今年的变化更加明显,这是一种向好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农机具的增加。”对于农机部门主导的小麦机收跨区作业进一步走向市场主导,省农机局副局长郭恒这样对记者说。
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小麦联合收割机数量较少,各地区间数量也不平衡,因此,有必要引导机具多的地方的农机在农忙季节去往机具少的地方进行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农机部门就担负起了这种引导责任,最终成为农机部门主导小麦机收跨区作业。
近些年,国家对农业机械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高涨;加之,跨区机收作业也确确实实给作业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小麦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具数量迅速增加。
各地农机数量普遍增加,地区间的不平衡逐渐缩小,各地的农机具就能满足或基本满足小麦机收、玉米机播需求,跨区作业的空间减小了,农机部门的引导作用也就逐渐淡化。
多年“熏陶” 出成果 各种服务成“规矩”
各种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服务成为“规矩”,也是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政府部门主导逐步让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跨区作业刚开始时,为加快这一“新生事物”普及,政府各部门加强了对这一工作的服务。郭恒告诉记者,当时,各级农机部门负责和外省的农机局联系,确定跨区作业的路线和行程,并引导帮助组建各地的跨区作业队,制定出统一行动的路线,派出农机维修队到跨区作业地服务。全省各地交警部门与当地农机、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在主要路段增派警力,加强交通指挥、巡逻、疏导,必要时派警车引导。同时,有关部门和公路收费站,在跨区作业期间,对持有联合收割机牌照和《跨区作业证》的联合收割机通过普通公路收费站时,免费放行;对上路强行拦截、砸抢收割机的车匪路霸,依法惩处。
而今,随着多年来的不断完善,当初这些由农机部门负责协调的服务已成为各个职能部门的“规矩”,有的还成了法规,农忙时节,已基本不需要农机部门进行协调就能顺利作业。
新乐市彭家庄村的马涛搞小麦机收已有些年头了,他告诉记者,原来农机如果出了问题找厂家很困难,就找农机部门的服务人员,现在,厂家的服务很及时,给厂家打个电话很快就能派人来维修。
农机部门“角色”变 “配角”仍要抓服务
尽管如此,农机部门为小麦跨区作业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服务仍旧不可或缺。
“地区间农机数量不可能完全平衡,因此跨区机收今后仍将存在,机收作业中安全、纠纷等问题依然会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农机部门的服务不能落下,这是小麦跨区作业市场正常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郭恒说。
为做好今年的小麦跨区作业,省农机局依旧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前印发《关于做好“三夏”农机工作的通知》,对“三夏”生产的组织领导、机具调度、安全生产、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具体安排;强化信息服务,及时发布作业信息,按时报送当日机收进度。在安全生产上,对“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专题部署,切实保障“三夏”农机安全生产;督促农机企业和维修网点做好机具检修工作,配合省工商管理部门开展农机配件打假行动,组织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和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农机部门还加快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进度,确保机具及时投入“三夏”生产。
郭恒告诉记者,小麦跨区作业走向市场主导证明这一市场日趋完善,农机部门将会继续推动这一变化。当前,按照国务院“放管服”的有关要求,对赋予机手跨区作业转移的优惠政策可以通过部门协调和社会监督来实现。因此,农机部门建议不再由农机部门发放跨区作业证,以形成作业市场全面开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