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7月9日讯(记者 路钦淋 耿佳 刘潇)56年前的塞罕坝,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原;56年过去了,塞罕坝已经成为一望无际的、碧波荡漾的林海。近年来,随着塞罕坝精神的弘扬,这里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朋友。所以,如果你问塞罕坝是什么样子的?有人会说是绿色的,因为这里有140万亩的碧绿林海;有人会说是蓝色的,因为这里有纯净蔚蓝的天空;也有人会说是红色的,因为这里有一代又一代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的创业者。可是,在塞罕坝人的眼里,塞罕坝的样子却是连续的,立体的,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他们生命之中。
80岁的任仲元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现在的他已经退休,从坝上回到围场养老,但只要征得儿女老伴的同意还是会找机会上坝去看看。“你就看吧,那一排排的松树,不同的树种,有高有矮,那山就像油画一样,太美了,画家想画都画不出来!”每次提起塞罕坝,他的眼神里总会发光,塞罕坝的树木、山坡、小路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满满的都是温暖与爱意。
第一代务林人任仲元。《蓝天下的河北-塞罕坝》视频截图
采访当日,任老特意去里屋给记者拿出一本小册子,翻开册子的一瞬间,任老的眼眶湿润了。“这是去年总书记对塞罕坝感人事迹做出重要指示的时候我手抄的指示文字,我也不知道写了多少遍,已经背过了。真的没想到,我们在塞罕坝默默无闻的工作能够得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指示里面的词汇用到了‘感人至深’,我作为塞罕坝人真的太激动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作得到了肯定,在塞罕坝的这一辈子值了!”任仲元提到,第一代务林人主要是在造林,塞罕坝能变成现在美丽的样子,还要靠二三代接班人的科学育苗,合理开发,也正如同塞罕坝精神里说的,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
七月份,塞罕坝迎来了她最迷人、最美丽的季节。大片大片的落叶松、樟子松连绵起伏,大大小小绿意盎然的山丘也鳞次栉比;一望无际的绿色林海边缘,是同样一望无际的、更为广阔的蔚蓝天空。蓝绿之间,有无数色彩斑斓的野花竞相盛开;有一汪汪和天空一样纯净的湖水;也有众多的务林人在这里坚守、劳作,默默地奉献、付出。
塞罕坝第三代务林人李晓靖是林场里的信息技术员,她介绍,林场目前已经全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林场管理、防火、宣传等一系列工作都可通过网络实施在线监管,与省监管部门直接连通,做到了林场的24小时无缝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林场突发灾害的防治和预测,确保了林场安全,保护了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化管理意味着与时间赛跑,工作人员不能漏掉塞罕坝成长发展的每一分每一秒,但对于自己的家庭,难免就会疏于照料。李晓靖的孩子刚刚三周岁,她坦言,自己一上坝就是十天半月,孩子都是婆婆一手拉扯大,对家庭的亏欠实在太多。“很感谢家人理解,他们支持我的工作,他们觉得这份工作是为百姓造福的事业。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塞罕坝人,把工作做好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李晓靖笑着说。
大地为纸、青松为笔、汗水为墨,塞罕坝的务林人以跨越时空的情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战天斗地、不眠不休的精神,将一棵一棵的小树牢牢地钉在了贫瘠的土壤之中,培育它们、呵护它们、陪伴它们,使他们长成参天大树、使茫茫荒原变成了浩瀚林海。“在林场的工作几乎就是每年四季一复始,大多数务林人做的都是重复繁琐的工作,但是林子就是这样才能造出来的,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坚持做,才能做成事。”塞罕坝第三乡林场场长崔岩在采访中说道。
近十年的数据显示,塞罕坝与建场之初的十年相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4.6天,年大风天数平均减少30天。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已达到140万亩,森林覆盖率80%。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56年,塞罕坝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先进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是一条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一条开创生态文明新境界的希望之路。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其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新时期塞罕坝人的新使命。目前,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塞罕坝林场,已开始从科技创新入手,实现增林扩绿的目标,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完善森林生态,为资源的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