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小康路上终无悔
——追记丰宁经堂村原第一书记、省高院刑一庭庭长赵江辉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杨金文 刘鹏飞 
2018-08-02 23:10:58
分享:

  赵江辉同志生前工作照。资料图

  长城网承德讯(记者 杨金文 刘鹏飞 通讯员 韩春明)群山苍茫,青天呜咽。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望着路边一排排蔬果大棚,56岁的张树臣想起赵江辉生前为丰宁满族自治县经堂村脱贫付出的心血泪流满面:“这么好的人咋说没就没了呢?”

  大山深处的农家小院里,70多岁的孤寡老人金秀芬不时念叨起:“赵书记在时,经常来看我,和我拉家常啊!”

  乡亲们心里念着的,就是生前任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的赵江辉。2016年,身为厅级后备干部的赵江辉被选派到丰宁满族自治县驻村帮扶,挂职县委常委,担任省直驻村工作队总队长、经堂村第一书记。

  从2016年初赵江辉到经堂村任第一书记,到他因病离开,不到一年时间里,经堂村148户贫困户就脱贫近百户。赵江辉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和一名扶贫干部的使命担当。

  2017年11月19日凌晨,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多的赵江辉,永远地离开了他深深牵挂着的经堂村乡亲,离开了他热爱的审判事业,离开了他的家人。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7岁。

  赵江辉同志追悼会现场。资料图

  得知赵江辉病逝的消息,经堂村笼罩在一片悲痛中,乡亲们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委会,朝着省会石家庄的方向三鞠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水;每个人的心里,都在呼喊着:“赵书记,一路走好!”

  究穷根,踏遍每寸土地——俯下身子搞调研,迈开步子问疾苦,他自从当上了第一书记,心就再也没有和经堂村分开过

  2016年2月,省会石家庄已万物复苏,但丰宁仍然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赵江辉带领队员王霞、袁航冒着严寒赶到经堂村,已是晚上8点多了。他顾不上歇息,拿起培训资料,开始研究扶贫政策和村情介绍。

  经堂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被人戏称为“经堂、经堂,穷得叮当”,2015年人均收入不足2800元。

  “帮扶工作怎么帮、怎么扶”“怎么样发展产业、带富群众”……驻村第一宿,赵江辉彻夜未眠。

  从第二天开始,赵江辉就带领王霞、袁航从早到晚待在村里,了解村情民意,把脉致贫原因,核实贫困信息。

  “赵书记刚到经堂村,第一件事情就是搞调研。每到一户,他都拿出本子,随问随记,像个学生,好认真。”经堂村党支部书记崔利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调研中,在经堂村王麻子沟沟里,一户低矮的土坯房引起了赵江辉的注意。了解后得知,这里住着70多岁的孤寡老人金秀芬,家里有一亩多地,平时靠种植玉米换些大米白面生活。村里虽然给她办了低保,但生活仍十分拮据。

  进入屋内,金秀芬十分热情地招呼他们,因为没有喝水的杯子,只能用罐头瓶子和吃饭的碗来盛水。金秀芬老人的生活现状深深刺痛了赵江辉的心,没有过多的言语,赵江辉临走时拿出随身带的500元钱塞进老人的手里。

  短短20多天的时间,赵江辉带领工作组走遍经堂4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

  慰问了所有孤寡和五保老人,对全村246户915人、446名贫困人口、3350亩土地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通过逐户走访调查,赵江辉深刻认识到,村民思想固化、没有产业支撑是经堂村贫困的根源。要拔掉“穷根”,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让村民长远受益的产业,实现从“输血”变“造血”。

  细思量,激活一方乐土——开动脑子想办法,甩开膀子干实事,他为经堂村闯出一条产业脱贫路,让近百户贫困户摘掉“穷帽子”

  “要让村子早点脱贫,让乡亲们早点过上好日子。”这是赵江辉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第一书记不能只当“指挥员”,还要当“战斗员”。

  带领村民发展富民产业,对一直从事法院工作的赵江辉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此,他多次自掏腰包带领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到县内外参观学习。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一个成立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大棚网纹瓜的产业发展规划被最终敲定。

  要集中建设种瓜大棚就要流转土地,这将涉及村里80户的130亩土地。如何做通早已习惯一家一户耕种模式的村民工作,是赵江辉遇到的一个大难题。

  怎样才能让村民同意把地流转出来,赵江辉费劲了脑筋,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磨破了嘴皮跑细了腿。最终才做通涉及土地流转户人家的工作。土地问题解决了,紧接着就是跑办资金、购料、施工。

  “大棚建设期间,赵书记‘踏平’了银行、农牧、扶贫等相关部门的‘门槛’,寻求支持。他甚至从自己朋友处借钱帮助村里建大棚。”村民们说。

  “那段时间,赵队长心里想的都是大棚,只要看到平坦的土地就说,咱们村要有这么好的地就都建成大棚,老百姓就脱贫了,所以我们都叫他‘赵大棚’。”驻村队员们说。

  144个大棚拔地而起,赵江辉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已经连续40多天没回过家了。当他回到家时,妻子看着他明显消瘦的脸庞,潸然泪下。

  忍病痛,坚守阵地前沿——带病坚持工作,坚守基层一线,他与乡亲们同甘苦、共劳动,把致富的火种播撒在经堂大地

  建大棚伊始,赵江辉为了调解村民纠纷,不小心扭伤了腰,每天都得用手扶着才能走路。

  那时,村干部和驻村队员都劝他到县里检查,赵江辉却执意不肯。他说:“这些天可能是累着点儿,没什么大不了的。大棚是快建起来了,可接下来的工作还很多,建立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怎么才能多带动贫困户,我们要加快研究,不能错过农时,季节不等人。”就这样,赵江辉每天坚持来到施工现场。

  按照组织安排,赵江辉挂职丰宁县委常委,县里为他安排了宿舍,可赵江辉从来没去住过。2016年6月,赵江辉腰疼得已经走路困难,每次司机拉着他去县里医院理疗时,车子颠簸一下他就呻吟一声,即使这样他依然坚守在扶贫一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到了网纹瓜成熟的季节,翠绿的瓜蔓,挂满了网纹瓜。为了让网纹瓜卖个好价钱,赵江辉当起了“卖瓜郎”,跑超市、逛市场,发动身边所有亲朋好友齐推销。几天下来,他的脸被晒得黝黑,人也更瘦了。

  在他的推荐下,省高院的同事以高于市场价格,购买了678箱网纹瓜。赵江辉将多卖出来的钱,分给了村里没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贫困户。

  网纹瓜销售一空。赵江辉和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大棚种瓜,130亩地收入47万元,比种玉米增收34万元,亩均增收2600多元。面对挣到手的人民币,村民的心里踏实了,也进一步坚定了调结构、促增收的信心和决心。

  “帮扶工作要多点开花,不能一条腿走路。”赵江辉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还先后帮助村里建设了600米护校坝、4公里村组道路,并打井2眼,解决了200户600口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他还为村里争取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村小学硬化了校园,添置了体育器材,捐助了图书。

  网纹瓜产业初步形成,为村里跑办的好事、实事纷纷落地。奔波劳顿的赵江辉却病倒了,不思饮食,身体虚弱,右腹部疼痛。家人陪着他到北京武警总医院做了详细检查,结果令人扼腕长叹:肝癌晚期。

  出师传捷报,借以慰英魂。赵江辉走了。他用一年的时间实现了带领当地百姓脱贫攻坚的壮举。他的身后,经堂村的干部群众正洒泪前行与贫困抗衡。在经堂村父老乡亲的心里始终有着一个信念——赵书记,你走了,你还在……

关键词:赵江辉,追记,丰宁责任编辑:杨金文